近期加密貨幣風潮正旺,想必現在大家對於比特幣都是充滿信心,躍躍欲試想要入場投資,今天在這邊為大家帶來一些比特幣的基本消息面整理,可作為自己判斷是否進場投資的依據。
P.S. 投資理財有賺有賠,最後投資與否請自行決定並自行負擔風險。
利多消息
政策面:
- 中國央行將比特幣交易所納入反洗錢法監管范圍,有了中國央行進場監管,不但保證了乾淨的散戶操作空間,更是免費的絕佳宣傳,列為利多消息,原文點我。
- 日本在 2016 年 5 月通過電子貨幣交易法規,等於是將比特幣列為合法貨幣,並在今年初取消比特幣的交易稅,甚至預計在今年 7 月取消 8% 的銷售稅,同時通過了相關的反洗錢與監管法案於 4 月份上路,是為一大利多。
- 韓國比特幣市場發展成熟,目前韓國比特幣交易額已達 12.9 億美元,每年有超過 200 萬個比特幣的交易量。未來 3 年內韓國的加密貨幣市場預計能夠擴大 5 倍。據當地媒體報導,韓國金融當局計劃推出一系列的比特幣系統。這些系統包括交易所交易基金,傳統投資者能夠在熟悉的設定中就比特幣的波動性和價格增長進行對賭,類似標準股的設計。近期比特幣 ETF 的發起者文克萊沃斯兄弟已經在該國開展雙子星(Gemini)比特幣交易所的業務,同時該國也在計劃回收紙幣和硬幣。據可靠消息顯示,韓國央行重點關注小面額紙幣,計劃在商店推廣預付現金卡,取消找零服務。這一舉動有助於電子貨幣的應用,為加密貨幣的普及打下基礎,列為利多消息,原文點我。
- 印度政府傾向承認比特幣合法化,正開始著手討論監管與稅款徵收問題,進一步排除原先要禁止比特幣的風聲。
實際應用面:
- 預計日本在 2017 年支援比特幣結算的商家將會達到 2 萬家,委內瑞拉甚至達到了 10 萬家,在各國比特幣流通量大增的情況下,實際使用匯兌的價值提高。
- 全世界各國許多企業開始買入儲備的比特幣錢包用以因應突如其來的勒索軟體入侵,以金錢換取時間,救回寶貴的商業檔案。
- Amazon 、 Steam 、 Walmart 等國際級大型企業都開始陸續將比特幣列為一種支付管道,甚至以此管道消費還能享受部分優惠,吸引消費者研究使用。
- 當今越來越多人了解區塊鏈技術,並被政府與銀行等大單位認可作為開發新結算系統平台、降低交易成本的一大利器,相對應的就會讓比特幣的名聲逐步好轉,脫離以往被冠上多重汙名的大帽子。
國際情勢面:
近期全球各區域紛亂不已,政治經濟動盪不安:
- 國內經濟體制崩盤的委內瑞拉
- 中東、北非與菲律賓北部的內亂與極端宗教組織恐怖活動等
- 美國對敘利亞動武
- 美國與北朝鮮(背後有中國與俄羅斯支援)的衝突日益升溫
都會進一部推升比特幣這種無須第三方信用機構認證的【數位黃金】價值增長(避險資產)與使用流通率提高。
數據面:
依據 Google 搜尋的趨勢分析來看,比特幣的使用者平均每約一年將會上升一倍,預計注入比特幣市場的資金符合相似的規律!
而假設比特幣的採用情況符合 S 型曲線,我們將在 9 年左右覆蓋全球 50% 的群體,要完成最後一半則還需要 17 年甚至 26 年,原文點我。
比特幣唯一地址的數量也能作為這個論點的依據!
利空消息
政策面:
- 美聯儲宣布加息 0.25 個百分點,預計今年還有 2 次加息的機會,同時川普政府的稅收政策很大可能使海外大筆企業資金回流美國國內,雖然美元近期因實際有效匯率處在相對高點而有所回彈,但中長期來說還是具有很強勢的成長動能,資金短期內從比特幣流出重回美元可能性增大,列為短期利空消息。
技術面:
BC與 BU 的擴容之爭:
- 比特幣近期交易量大增,1MB 的區塊大小已經無法應付現在的交易頻率,在相同手續費的情況下交易確認速度大減,使用者體驗很差,更凸顯了擴容方案的必要性,將一直以來就存在的軟硬分叉爭議持續放大。若真因為這個問題讓社區產生極大的分歧,甚至是 BU 強硬在未取得所有節點共識的情況下進行硬分叉造成比特幣分裂,產生分叉成 BTC 與 BTU 兩種幣的情況,依照梅特卡夫定律,幣價肯定會大大的不如以往(假設用戶與算力以 3:7 分配,整體網路價值下降高達 40%!),這還沒加上社區短中期可能產生的高度恐懼與不信任,可能將信任與資金轉往其他競爭幣,比特幣未來堪憂,列為短中長期重大利空消息,發生這種事情建議全數將比特幣平倉賣出,觀望等時機進場。
- 比特幣作為第一個區塊鏈技術的殺手級應用與加密貨幣,累積了大量的人氣與社群,但畢竟是初代產品,相對簡單的代碼保障了幣本身的安全性,但在功能的延展性上肯定不如其他競爭幣,ETH 、 XMR 與 DASH 等競爭幣來勢洶洶,就等著比特幣出了大的差錯一夕間取代其的地位。
聲明:本文非投資建議,在進行任何加密幣投資前,仍應盡善研究與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