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屆 Consensus 的大會重點落在「平衡(Balance)」與「廣度(Breadth)」。
Consensus 2017 於美國時間 5 月 22 日在紐約揭開序幕,首日會議中,各專家小組的討論內容涵蓋了廣泛層面,從全球問題到區塊鏈與物聯網整合。儘管各小組及其小組成員均來自不同背景,但他們仍帶出了共同主題。
開幕會議以「Going Global」為題,不僅與現場的演講嘉賓和與會者的國際知名度相呼應,更反映出區塊鏈正試圖突破地域界限,並延伸至不同的生態系統。關於跨境支付、貿易融資、全球問題等的會議小組亦強調,討論內容應擴大到超越各種界限,不要再只談政治。
孕育區塊鏈生態系統
眾多與會成員均談及,目前需打破「筒倉」思維,或避免因缺乏協調與溝通,而導致「閉門造車」的情況。
聯合國開發計劃署(UNDP)首席選舉顧問 Niall McCann 指出,即使是大型全球性組織的部門,也常陷入「筒倉」困境,因缺乏訊息共享而減緩創新速度。其他小組成員亦呼籲各部門、組織甚至是各領域間應加強溝通。
在區塊鏈的發展上,這情況亦無法幸免。 ConsenSys 創辦人 Joseph Lubin 評論指,以太坊上的公鏈與私鏈間的差異逐漸模糊,因為以私鏈為基礎的業務也把公開整合納入其開發藍圖中。
部分癥結點在於教育。 BitPesa CEO Elizabeth Rossiello 評論說,過去幾年阻礙區塊鏈成長的原因之一就是人們不熟悉區塊鏈技術的工作原理。
在「全球議題」會議上,作為主持人的 Jesse McWaters(世界經濟論壇顛覆性創新金融服務項目負責人)詢問該專家小組,他們是如何讓別人接受他們的構想。大家的共識是,對整個技術概念不熟悉是一個重大阻礙。
教育不僅要在各個部門中展開,更要橫跨不同領域。歐洲議會議員 Peteris Zilgalvis 在開幕會議時強調,他共同主理的一個金融科技工作小組,其任務之一就是向區塊鏈企業和消費者學習。
除了耐心,還是耐心
舉辦講座的三間宴會廳都擠滿了人,氣氛令人高興,但許多小組成員所表現出的克制亦值得關注。
聯合國世界糧食計劃署財務官 Houman Haddad 總結道:
任何未經測試的新事物皆不容易實現。
鑑於有這種理解,我們就不再著墨於想法,而是專注到現實的應用,其中不僅涉及經濟鏈,還涉及到政治制度和人道關懷議題,因此當務之急是必須謹慎以對。
正如世界銀行數位經濟學家 Rosanna Chan(Rose)所指出:
我們必須回歸正途。
Rose 表示,區塊鏈在大型全球性組織中扮演著傳播者和守門人的角色,而隨著區塊鏈生態系統的發展,要取得這種微妙的平衡就變得越來越重要。
幾位專家小組成員首次就區塊鏈的實施障礙發表了看法。整體而言,通過實際應用項目所賺來的信心有助鼓勵更多的實驗進行,但同時讓更多人意識到區塊鏈「並不簡單」,也替本次會議的演講內容增添了一種現實主義的色彩。
大多數發言者都認為,雖然區塊鏈的潛力很具吸引力,但其實際應用的全面推廣仍需時日。在這過程中,跨生態系統的協作是發展關鍵,耐心也是同樣重要。
澳洲電子貨幣商業協會(ADCCA)首席執行官兼執行董事 Nick Giurietto 指出,要贏得監管機構的信任,必須要有耐心。
其他小組成員亦表示,在組織內部建立信任也至關重要。然而,有部分成員指出,政治和經濟的外部壓力有助加速實現區塊鏈的創新和效率。
因此,有了以下相互矛盾的見解:1) 許多部門迫切需要改革,但 2) 這樣一個複雜而有系統的改變需要花費時間來演進。中國萬向集團的 Vincent Wang 在作出以下講話後,贏得了在場與會者的掌聲。
在民主和經濟政策方面,中國以戰略耐心而聞名。與此同時,當我們談論到我們的進步時… 我們不會去考驗人們的耐心。
免責聲明:本文只為提供市場訊息,所有內容及觀點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不代表區塊客觀點和立場。投資者應自行決策與交易,對投資者交易形成的直接或間接損失,作者及區塊客將不承擔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