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正逐步淘汰那些價格昂貴、易受網路攻擊的中心化 IT 伺服器,並打算將區塊鏈技術整合到政府的招標系統中。
據《日經亞洲週刊》報導,負責監督日本行政制度、管理地方政府的總務省,將於本會計年度 (2017/4 月 ~ 2018/3 月) 中測試基於區塊鏈的新系統,用來處理政府標案,希望藉此提高現有招標流程的效率。
在招標過程中,政府向供應商索取招標合同,蒐集各公司的大量信息並從中研判該把項目交給何者負責。日本政府希望透過區塊鏈將各承辦單位連結起來,彼此共享數據。若能實現此願景,區塊鏈將成為共享系統的主要架構。
舉例來說:釋出招標案的政府機構不再需要從各承辦單位收集申請人的資料,例如納稅證明書和其他必要文件,而是以電子方式獲取這些資料。
由於區塊鏈具有高透明度及不可竄改的特性,應用在資料紀錄及共享方面的好處是顯而易見的。
據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 (OECD)統計,日本政府每年的採購金額超過 6000 億美元,佔了其國內生產總值 (GDP) 的 16.2%,以及公共部門總支出的 38.3% 。
《日經》指出,由於各界對如此大量採購的關注,將促使政府將區塊鏈技術納入電子政務系統,而未來更會與私營企業合作夥伴分享新技術的試驗成果及經驗。
日本並非唯一測試這種做法的國家,在早前就有媒體報導,美國總務署 (GSA) 正在研究如何應用區塊鏈改進對 IT 供應商的合同審查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