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包在區塊鏈和加密貨幣之間扮演著一個重要角色,尤其近年交易所被駭和安全漏洞等問題頻生,令大部份的人開始習慣把幣從交易所撤回自己的錢包,所以錢包的安全性與便利性成了幣圈的重要話題。
加密幣錢包在早期幾乎被外國品牌壟斷,介面全部都以英文為主,這對於習慣使用中文介面的人來說還是有點隔閡,所以imToken的出現在中國很快地得到很大支持,而且它針對以太坊ERC-20代幣的支持比較全面,在以太坊與ICO崛起的同時,也令imToken的使用人數大為激增。
區塊客很幸運能到杭州親訪imToken辦公室,與創辦人何斌(Ben He)進行深度訪談,了解中國加密幣市場狀況與imToken團隊在營運上的多種經歷。
1. 經營加密貨幣最關鍵的技術是什麼?在營運上需要克服為何?
imToken一開始定位就是一個去中心化的錢包,不像一般交易所或者Coinbase這種中心化的服務,所以安全的同時,用戶使用習慣是一個最大挑戰,因為目前他們比較習慣像微信和支付寶等形式的用法,都是平台方在管理,萬一帳號出現甚麼問題、甚至是遺失了,平台方可以為他們進行恢復等作業。
但去中心化錢包就不能夠這樣做,這就是我們面臨最大的挑戰,目前用戶主要遇上的問題是「丟」跟「盜」,這些都跟技術無關,很多人在使用錢包時自己會因為安全意識不夠,不小心刪除或將手機丟失,或者備份資料沒好好保存導致外洩而有所損失;丟失的狀況比較少,因為錢包引導備份的機制確實做得很足夠,一般出現是被盜是比較常見,很多用戶把備份資料單純截圖然後放到雲端或者寄到email保存,這些途徑一旦被黑客入侵就很容易被盜。
可是我們普通用戶的數量佔大多數,要讓他們要認識這種新事物、新技術、新產品的過程和時間會比較長。最好的方法是教育用戶,所有的帳戶跟私鑰都是他們掌控的,沒有人能幫他們保管、同時也沒人能從他們手上把他們的資產拿走。
我們將推出的imToken 2.0也是要提升安全措施,像是私鑰托管這類服務,但實質措施還在構思中,而3.0就會針對這方面增加一些方案,包括私鑰的恢復機制,還有冷儲存方案,這有點像資產托管的概念,希望從這些新功能、新措施可以有效幫助用戶減低丟失錢包的風險。
2. 如何看待目前中國政府暫停ICO和關閉交易所一事?對imToken有影響嗎?
中國政府今次的行動也是意料中事,影響比較大的當然是交易所和一些透過ICO募資的團隊,但對我們錢包的影響就比較少,因為我們服務定位單純是錢包,不是人民幣與代幣交易、也不是ICO募資的本體,所以我們還可以繼續在國內營運。
而影響比較大的,是大陸讓交易所關閉後,有大量新用戶擁入,這些用戶很多都沒使用過錢包,導致我前面提到用戶在使用錢包時所遇到的問題增多,反而加重了我們客服的壓力,但讓更多用戶習慣使用錢包也是一個值得高興的事,令他們知道交易所會有關閉的風險,使用錢包保管資產才是比較可靠的方式。

3. imToken未來有可能提供非中國區的ICO服務嗎?
其實imToken已經不僅有服務中國用戶,我們國際用戶從剛開始的4%到現在差不多超過20%,當中包括台灣、香港及歐美,甚至連非洲的用戶也有,這些地區都不是我們主動去推廣的。同時,我們也意識到不同地區用戶需求的差異,所以未來會推出「中國版」和「國際版」imToken。
imToken 2.0主要目標就是要面向國際用戶的優化升級,2.0之後也會分開兩個版本,一個是服務大陸用戶、一個是給國際用戶使用,兩個版本背後的伺服器也會分開,以配合不同國家的需求,初步會支援大概10種語言,而第一種會是繁體中文,目標明年大概會支援到50種左右,盡量讓imToken更本地化,讓更多用戶能使用。
而國際版預計也會繼續支援用戶投資ICO,目前錢包除了官方預設支援的幣以外,只要使用以太坊ERC-20規格,imToken也能支援、包括顯示數量、接收和傳送都可以。
4. 公司未來將遷移至新加坡是否有什麼戰略佈局上的考量?
為了配合國際版的發展,我們未來的總部會設在新加坡,杭州的辦公室會繼續保留,以支援大陸市場。最終imToken中國版與國際版的發展方向會漸漸不同,中國版會配合國內政策和用戶的使用習慣,國際版也會建立一個獨立的團隊來營運。
imToken也沒有在進行大型行銷,目前用戶增長都是自然增加,所以我們都集中資源在產品開發和改善,我們也希望透過這個機會,針對不同地區的使用者習慣進行優化和調整,以服務更廣的用戶群。
區塊客致力於發掘和整理各種與區塊鏈技術有關的內容,只要與區塊鏈或區塊客網站有關的合作和/或建議,我們都非常歡迎。請您發電郵至 [email protected] 與我們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