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菲律賓當地媒體報導,菲律賓中央銀行(Bangko Sentral ng Pilipinas,簡稱 BSP)透露,若某天比特幣成為當地的一種投資工具的話,央行將要與市場監管機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協調以擬定各項監管規則。
繼上個月(21)日,菲律賓金融監管機構宣布將 ICO 視為證券,並可透過《證券監管法》來對其進行規管之後,菲律賓央行副行長 Chuchi Fonacier 在接受採訪時明確表示, 如果比特幣在菲律賓變成投資工具的話,央行將需要與證券交易委員會(SEC)共同合作。
「如果比特幣被用作投資工具,如果有這樣的轉變的話,這是需要與 SEC 進行協調,這不僅僅是央行能負責,這是需要合作的。」
她還表示,央行作為貨幣政策的制定者,目前亦有對比特幣和其他加密貨幣的監管進行研究,特別是當市場發展得有點歇斯底里的情況下。
「當下,我們是專注在處理『監管交易所』的問題上。但誰知道?隨著發展,我們可能會考慮(規範比特幣)。」Fonacier 表示。
根據 BSP 提供的最新數據顯示,2017 年 1 至 6 月比特幣每月交易平均額大概落在 880 萬美元(約合新台幣 2 億 6 千 3 百多萬)。 BSP 目前只針對虛擬貨幣交易所,以及任何將法定貨幣(government-issued currencies)兌換成虛擬貨幣(virtual currency)的相關業務進行監管。
此外,今年 2 月時,BSP 也對外公告了一項聲明,闡明「虛擬貨幣」是指任何以數位形式存在的交易媒介,或通過虛擬貨幣用戶社群的協議而創建的一種數位化價值儲存形式。該聲明還強調:
虛擬貨幣不是由任何司法管轄單位發行或作擔保,也不具有法定貨幣的地位。
上週,BSP 核心 IT 主管 Melchor Plabasan 透露,菲律賓正在審查當地 12 家交易商的比特幣交易註冊申請。到目前為止,只有兩家交易商獲得 BSP 授權的比特幣交易許可證明,分別是 Betur(Coins.ph)和 Rebittance 這兩家公司。
Plabasan 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
我們不是要擁護虛擬貨幣來作為一種貨幣,因為它並不是一種貨幣…… 我們只是在比特幣或虛擬貨幣被用於匯款和支付等金融服務時,對其進行監管。
目前,菲律賓當地的每年匯款額近 270 億美元。因此,這不難理解為什麼菲律賓當局趨向將比特幣和其他數位貨幣視為一種匯款服務,或支付的替代品,而不是一種貨幣。
區塊客致力於發掘和整理各種與區塊鏈技術有關的內容,只要與區塊鏈或區塊客網站有關的合作和/或建議,我們都非常歡迎。請您發電郵至 [email protected] 與我們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