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金融市場監督管理局 (FINMA) 近日公布了一份指導方針,向組織者和投資者解釋現行金融法規如何套用於 ICO 活動。
該文件還詳細說明了 FINMA 對募資項目的評估標準,其目的是要消除這個領域的不確定性,並讓投資者和組織者都對 ICO 活動有更大的信心。
FINMA 認為,考量到市場的活躍以及對這種活動的高度需求,官方指導方針所提供的明確性是相當重要的。
在指導方針的原則下,每個 ICO 項目都將被獨立評估,因此不會有適用一切的監管法規。 FINMA 表示「金融市場法律和監管並不適用於所有 ICO」,該機構會根據代幣的用途來決定應該用何種現行法規來管理。
代幣被定義為 3 個種類:支付代幣、功能代幣、資產代幣。
支付代幣 (Payment token) 除了付款之外別無其他用途,它們不與特定應用程式互動。出於監管的目的,他們必須遵守現行的反洗錢法規,它們不會被視為證券。
功能代幣 (utility token) 提供使用服務或應用程式的權利,這類代幣不需要任何監管。然而,似乎不存在純粹的功能代幣。
資產代幣 (asset token) 更像是證券,因此它們要遵守證券法規,它們代表傳統意義上的資產。如果一個代幣提供股息,或者代表特定公司的股份,那麼它就是資產代幣。這類代幣需要符合民法要求,在瑞士,它受《瑞士契約法》(Swiss Code of Obligations) 的規範。
FINMA 明確指出混合型代幣也可能存在,從上列描述看來,大多數現有的 ICO 代幣似乎都不只屬於一種分類。該機構表示,它們體認到 ICO 和加密貨幣背後的技術有著革命性潛力,並且也參與了聯邦政府的區塊鏈/ICO 工作組。
瑞士經濟部長 Johann Schneider-Ammann 上個月表示,瑞士希望成為「加密之國」。據國際四大會計師事務所之一的「普華永道」統計,十大 ICO 項目中有四個以瑞士為總部。
新頒布的監管方針在加密貨幣社群中也得到了很好的回應,加密貨幣創業家 Erik Voorhees 在他的推特上讚揚這個政策「非常合理」。
Big news: Swiss financial regulator issues guidelines for ICOs and securities classification… And they’re pretty reasonable. ‘Crypto nation’ Switzerland issues guidelines to support market https://t.co/CaeGlujQ5G via @financialtimes #bitcoin #ethereum #blockchain
— Erik Voorhees (@ErikVoorhees) February 16, 2018
他說:
瑞士金融監管機構發布了 ICO 和證券分類的指導方針,它們非常地合理。「加密之國」瑞士頒布了指導方針來支持這個市場。
區塊客致力於發掘和整理各種與區塊鏈技術有關的內容,只要與區塊鏈或區塊客網站有關的合作和/或建議,我們都非常歡迎。請您發電郵至 [email protected] 與我們聯繫。
免責聲明:本文只為提供市場訊息,所有內容及觀點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不代表區塊客觀點和立場。投資者應自行決策與交易,對投資者交易形成的直接或間接損失,作者及區塊客將不承擔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