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四大國有商業銀行之一的中國銀行 (Bank of China) 已經提交了一項專利申請,聲稱可以解決區塊鏈系統的容量增長問題。
根據中國的國家知識產權局 (SIPO) 本周五發布的文件,這個名為《一種區塊鏈數據壓縮方法及系統》的專利申請於去年 9 月 28 日首次提交,發明人為趙書祥。
根據申請書的介紹,這項專利的特點為:
能夠在不損失可追溯性、不可篡改性的前提下,解決區塊鏈交易系統數據不斷增長導致存儲空間緊張的問題。
而壓縮的方式為:
- 全量節點接收客戶端發送的壓縮交易請求。
- 根據壓縮交易請求將相應區塊壓縮為一數據塊,將數據塊轉存至數據存儲系統。
- 根據數據塊計算數據塊哈希值,根據數據塊哈希值生成壓縮交易,建立被壓縮區塊標識、數據塊標識及壓縮交易標識的映射關系。
- 將壓縮交易及映射關系發布到區塊鏈交易系統。
申請書中表示,透過步驟 2,能夠大大降低區塊鏈交易系統中節點的存儲負擔。而步驟 3 則是能讓壓縮區塊及壓縮交易具有可追溯性及不可篡改性。
最後,步驟 4 的壓縮交易在區塊鏈交易系統中的處理過程與過往的傳統交易 (如查詢交易、轉賬交易) 相同。
雖然該專利目前正處於審核過程中,尚未獲得批准,然而已可以看出中國銀行正致力於發展區塊鏈應用。事實上,該行在去年 6 月就已與網路巨頭騰訊進行合作,試點區塊鏈在金融方面的應用。
區塊客致力於發掘和整理各種與區塊鏈技術有關的內容,只要與區塊鏈或區塊客網站有關的合作和/或建議,我們都非常歡迎。請您發電郵至 [email protected] 與我們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