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線上銀行 Bitbond 提供服務讓全球客戶能夠透過比特幣做貸款支付,這個由德國人 Radoslav Albrecht 在 2013 年一月建立的線上銀行,透過比特幣無遠弗屆的傳輸特性,捨去傳統 SWIFT 跨境匯款系統,達到跨國快速傳輸、低成本的效用。
Albrecht 在與路透社的專訪之中表示:「傳統的匯款相對來說,因為貨幣轉換費用的關係,成本較為高昂,而且將費時數天。透過 Bitbond,支付在客戶端就能獨立作業,透過網路的時間成本與花費都相當低。」
這是第一個使用比特幣作為國際上貨幣轉帳的信貸機構,它不僅處理抵押貸款,每個月也負擔一百萬美元的貸款支付業務。雖然比特幣仍為大多數人認為是一種高度投機的資產,但 Bitbond 直接使用其作為一種 SWIFT 系統的替代方案,也可能是一種更經濟的做法。
Bitbond 的網站上表示:「透過支付與信用評分領域的創新,Bitbond 讓全球普惠金融得以實現。 Bitbond 所有的交易皆透過比特幣區塊鏈進行,我們的服務可以透過全球網路使用,並且獨立於銀行。」他們大多數的客戶是小型企業主或是自由業者,這些用戶的貸款量較小,通常不超過五萬美元。在 2016 年 Bitbond 已獲銀行的認證,因此增加不少投資者。
點對點借貸
傳統的借貸方式多為透過銀行或是其他第三方機構,依據信用評價給予用戶貸款額度,這對於缺乏信用評價的用戶而言,是有許多障礙的,例如偏鄉地區缺乏銀行服務的創業者,可能就會因為沒有銀行的信用評分紀錄或是存款證明,足以取得資金。就算是一般借貸途徑,銀行在評估還款能力時,就可能因為對接窗口的主觀評價,或者是繁瑣的評估作業,讓創業者難以貸款。
Bitbond 是透過替代數據進行信用評分,包括:eBay 、 Amazon 、 Etsy 、 MercadoLibre 、 Shopify 、 PayPal 、銀行賬戶等小型企業用戶的交易數據,再透過機器學習算法來進行評估。投資者可以設定自己能提供借款的額度,並且可以跨境滿足多國的借款需求用戶。這樣幾乎是點對點的借貸關係 (註:還是有第三方平台存在),事實上拓展了資金提供者與貸款者更廣泛多元,而且快速便利的選擇。
此外,在加密貨幣新創圈借貸議題也是熱門的項目,無論是建構全球點對點的借貸區塊鏈平台,或是在區塊鏈上設置的信用評分系統,都是瞄準了普惠金融的龐大市場。不僅如此,你可以看到許多 ICO 項目中,都設置了代幣生態系中的借貸功能,用戶可以透過代幣對生態系中的業者進行投資,並取得利潤。若是這樣的市場與區塊鏈技術成熟之後,想必會是一個前所未有的巨大藍海。
區塊客致力於發掘和整理各種與區塊鏈技術有關的內容,只要與區塊鏈或區塊客網站有關的合作和/或建議,我們都非常歡迎。請您發電郵至 [email protected] 與我們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