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諮詢公司麥肯錫 (McKinsey & Company) 的合夥人暨金融機構顧問 Brant Carson 日前在官網上發表最新調查報告——《除了區塊鏈炒作:它還帶來哪些戰略性業務價值?》
根據世界經濟論壇 (World Economic Forum) 的調查顯示,預計在 2027 年,全球 GDP 有 10% 將被儲存在區塊鏈上。如今,多國政府陸續發表區塊鏈應用的潛在影響報告;過去 2 年內已累積超過 50 萬份與區塊鏈相關的刊物;Google 上有 370 萬個關於區塊鏈的搜尋結果。
該報告表明,儘管區塊鏈被大肆宣揚,它仍然是一項不成熟的技術,市場尚處於萌芽階段,也還沒在產業中看到任何成功的秘訣。區塊鏈的解決方案並不屬於結構化實驗,它即沒有對風險價值進行戰略評估,也沒有收集這些資料的可行性。這意味著許多公司的投資回報將會變得遙遙無期,考慮到這一點,各大企業又該如何確定區塊鏈是否具有戰略價值,證明他們投資無誤?
Brant Carson 在報告中提到,研究團隊通過深入行業分析結合專家及企業訪談,分別揭示了 90 個不同成熟度的區塊鏈用例,試圖評估區塊鏈對於主流產業的重要性及價值。
「新末日博士」盧比尼(Nouriel Roubini)認為加密貨幣背後的區塊鏈是「史上最過度炒作的技術之一」,而這次 Carson 在報告中為群眾揭示了區塊鏈現實的一面:
區塊鏈的 5 大迷思
- 迷思 1:區塊鏈等於比特幣
解答:比特幣只是一個基於區塊鏈上的加密貨幣應用程序。實際上,區塊鏈技術可用於許多其他應用程序並進行配置。 - 迷思 2:區塊鏈更勝於傳統數據庫
解答:區塊鏈的優勢伴隨著重大的技術權衡,這意味著傳統數據庫通常表現比較良好;而區塊鏈則在參與者無法直接進行交易或缺乏中介的低信任環境中,才顯得特別有價值。 - 迷思 3:區塊鏈是永恆不變或不可被篡改的
解答:區塊鏈的數據結構只能追加,因此無法刪除數據。只有在大於 50% 的網絡算力得到控制,再加上之前所有的交易都被重寫,區塊鏈才有可能會被篡改 —— 而這在很大程度上是不可能被實現的。 - 迷思 4:區塊鏈是百分百安全的
解答:區塊鏈使用不可變的數據結構,例如:受保護的加密技術。整體而言,區塊鏈系統的安全性取決於其應用程序是否遭到攻擊和破壞。 - 迷思 5:區塊鏈是個「能揭露真相的機器」
解答:區塊鏈的確可以完全驗證所有在鏈內的交易和數據(例如:比特幣),但它無法評估外部所投入的資訊是否準確或真實,像是離線的實際資產及數據。
區塊鏈的基本組成要素
區塊鏈是分佈式帳本或數據庫,可透過公共或私人網絡共享。網絡中的每個計算機節點都持有分佈式賬本的副本,因此沒有單點故障的可能。
在區塊鏈中,每條信息都經過數學加密,並作為新的「區塊」添加到歷史記錄鏈中。在此之前,將使用各種共識協議來驗證與其他參與者的新區塊,不需要通過中央當局的監控,也能夠防止欺詐或雙重支付的發生。
另外,分佈式帳本也可以通過「智能合約」進行編碼,在區塊鏈上記錄一系列條件,以便在符合條件時自動觸發交易。例如,智能合約可以用於保險賠付的自動化。
區塊客致力於發掘和整理各種與區塊鏈技術有關的內容,只要與區塊鏈或區塊客網站有關的合作和/或建議,我們都非常歡迎。請您發電郵至 [email protected] 與我們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