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家歐洲銀行3日發表聲明宣布,已透過聯合開發的區塊鏈平台「We.Trade」完成一系列的跨境金融交易。
這份聲明指出,在過去五天內有10家公司及四家合作銀行參與到We.Trade平台的實時交易。匯豐銀行(HSBC)是四家之一,該行宣稱,有三家客戶參與了這次平台測試。
We.Trade區塊鏈是利用IBM Hyperledger Fabric作為底層技術架構。We.Trade宣稱能為銀行與企業提供更具效率及節省成本的方式進行全世界的交易,這個平台是由德意志銀行、匯豐銀行、比利時聯合銀行(KBC)、法國外貿銀行、北歐銀行、荷蘭合作銀行、法國興業銀行、西班牙桑坦德銀行與裕信銀行共九家銀行所聯合打造。
荷蘭合作銀行指出,這場合作行動凸顯了銀行的「創新」能力。該銀行的數位轉型主管勒斯(Bart Leurs)在新聞稿中表示:「這些交易透過推動We.Trade來滿足客戶的需求,是傳統銀行進行創新的極佳案例。」
興業銀行先前曾表示,We.Trade聚焦的重點是中小型企業在歐洲內的交易,這可望使平台迅速擴張規模。
We.Trade平台目前可在11個歐洲國家使用,未來的拓展計畫有賴其他銀行參與合作。
在同時間,由銀行所資助建構的區塊鏈平台在歐洲與其他各地已逐漸成為熱鬧領域。西班牙桑坦德銀行在4月時利用瑞波(Ripple),率先為散戶客戶提供區塊鏈結算服務。此外,亞洲地區的銀行業也利用IBM的技術,進行區塊鏈匯款計畫測試。
不過也有其他計畫顯然半途而廢,例如荷蘭合作銀行從3月起,就對自家的「Rabobit」加密貨幣錢包計畫絕口不提。
部分人士擔心各界高估銀行業對區塊鏈服務的需求,同時也憂心區塊鏈技術實際上能提供給銀行業的運用低於許多人的推測。
區塊客致力於發掘和整理各種與區塊鏈技術有關的內容,只要與區塊鏈或區塊客網站有關的合作和/或建議,我們都非常歡迎。請您發電郵至 [email protected] 與我們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