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inDesk 7 月 25 日發表其今年第二季區塊鏈產業報告,討論了市場對公共區塊鏈的興趣,使用比特幣與本季度末的 10 大加密貨幣作比較。
該報告還調查了民眾對於比特幣和以太坊的興趣,其次是跟交易、 ICO 、 SAFT 、風險投資、分佈式帳本技術(DLT)、安全漏洞、 51%攻擊、法規及訴訟等相關的新聞和數據。另外,CoinDesk 也調查了民眾對於 EOS 長達一年的 ICO 及隨後推出自家區塊鏈的意見。
該報告共計曾對超過 1,200 名 Coindesk 讀者,展開備有 60 多個問題的調查。以下是報告中的部分重要內容:
比特幣
本季度各家交易所的比特幣交易量下降,其中加密貨幣之間的交易量、法幣與加密貨幣的交易量和總交易量加起來總共下降了 26%。使用比特幣區塊鏈進行的交易量也下降了 28%,礦工的收入和費用也分別下降了 22% 和 19% 。
然而,區塊鏈安全性的關鍵指標「哈希率」(算力,hashrate) 在第一季度成長了 47% 、第二季度成長 26%,增長速度減緩。
CoinDesk 認為,只要比特幣熊市持續存在,開發活動就不會受到干擾。他們發現,比特幣區塊鏈使用下降的同時,也意味著重要科技的發展,因為鏈上交易量下降的部分原因是因為閃電網絡 (Linghtning) 的增長。
區塊客整理了更多比特幣第二季資訊:






以太坊
根據 CoinDesk 調查,以太幣的交易量下跌了 37%,而以太坊的區塊鏈使用水平與 Q1 大致相同。然而不一樣的是,挖礦收入增長了 22%,相當於給礦工支付了超過 11 億美元,相較於比特幣本季度的礦業收入,只少了 3 億美元。
另外在監管方面,以太坊終於被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 (SEC) 的官員「驗明真身」,稱其不屬於證券。
然而更重要的是,以太坊的發展已經有了清晰的路線圖。 Vitalik Buterin 稍早前在 Twitter 上傳了關於 Sharding 的插圖,同時在幾個推文中分享有關擴展解決方案的細節和更多以太坊未來的發展。
投資面
根據 CoinDesk 的調查,ICO 的平均規模正穩步增長, 從去年第三季度的 600 萬美元增長到第四季度的 1600 萬美元;今年年第一季度 3,100 萬美元,到如今第二季度增長到 3,900 萬美元。今年 ICO 的規模增長應歸功於 Telegram 在第一季度籌得 17 億美元;EOS 則在第二季度籌得 42 億美元。
另外,ICO 的法律框架也在不斷增長,允許經認可的投資者通過未來代幣簡易協議 (SAFT),簡化 ICO 投資複雜度,讓創可以一開始以法定貨幣投資新創公司,承諾於未來某一日可以換取定額的 ICO 代幣。其目的在於,當新創團隊成功開發平台後,使用者可以用代幣在平台中使用,此時代幣就會具有價值。
根據 SEC 數據庫顯示,截至目前為止有 37 家公司提交了 SAFT 相關的文件,他們在 3 個月內共籌集了 3.04 億美元。
區塊客整理了更多「投資面」第二季資訊:



不想錯過區塊客即時新聞與精彩活動,請加 Line:
區塊客致力於發掘和整理各種與區塊鏈技術有關的內容,只要與區塊鏈或區塊客網站有關的合作和/或建議,我們都非常歡迎。請您發電郵至 [email protected] 與我們聯繫。
免責聲明:本文只為提供市場訊息,所有內容及觀點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不代表區塊客觀點和立場。投資者應自行決策與交易,對投資者交易形成的直接或間接損失,作者及區塊客將不承擔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