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 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 Paul Krugman 7 月 31 日在紐約時報專欄中質疑加密貨幣的價值。
以「加密貨幣懷疑論者」自居的 Krugman 認為,加密貨幣的本質有 2 大缺失,亦即交易成本過高及缺乏約束。
接著,Krugman 描述了貨幣的歷史進程,從黃金、銀幣、鈔票到如今轉向信用卡和其他「數位方法」,這些過程都有助於降低購買成本。
Krugman 還發現,那些擁戴加密貨幣的人業務成本相對較高,更譏諷他們「利用尖端技術讓貨幣體系倒退 300 年」。他進一步提出疑問:
你為什麼想這麼做?它解決了什麼問題?我還看不到這個問題有明確的答案。
至於缺乏約束,Krugman 斷定加密貨幣「很可能會因此全面崩盤」,
如果投機者集體陷入懷疑,突然擔心比特幣毫無價值,那比特幣就會因此變得毫無價值。
Krugman 最後呼籲,希望加密貨幣愛好者能證明其「加密貨幣懷疑論」是錯誤的,
但如果你想說我錯了,請回答以下問題:「加密貨幣解決了什麼問題?」。不要只會用「普通人難以理解的科技術語」和「低能的自由主義論」大聲咆哮,試圖把懷疑論者的聲音壓倒。
免責聲明:本文只為提供市場訊息,所有內容及觀點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不代表區塊客觀點和立場。投資者應自行決策與交易,對投資者交易形成的直接或間接損失,作者及區塊客將不承擔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