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下擁有紐約證交所 (NYSE) 等 23 家全球交易所的洲際交易所集團 (ICE) 3 日宣布,計劃打造一個由微軟雲端所驅動,「公開且經監管的全球數位資產生態系統」,也就是計劃推出數位資產平台與比特幣期貨產品。
ICE 正籌組一家名為「Bakkt」的新公司,同時將與包括波士頓顧問公司 (BCG)、微軟、星巴克與其他公司在內的多家企業合作打造這個新生態系統。
根據 ICE 的新聞稿,這個數位資產系統的目的是要打造整合的平台,讓消費者、商家與機構客戶能夠在「無縫接軌的全球網絡」買賣、儲存以及支出數位資產。
第一個應用案例將是比特幣交易以及法幣轉換,ICE 指出,比特幣是目前「最具流動性的加密貨幣」。這項比特幣與法幣兌換功能將讓消費者能夠在各地的星巴克購買任何商品,也將是加密貨幣首次能在星巴克應用。
這套生態系統預期將包含「獲聯邦監管的市場與倉儲」,以及「商家及消費者應用」。
「做為 Bakkt 產品的初期內容,ICE 位於美國的期貨交易所與清算所計劃在 2018 年 11 月推出一日實物交割比特幣合約與實體倉儲,呈交給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 (CFTC)審核與批准。」
這些監管機構將建立新的規則來管理數位貨幣的具體安全性與結算要求。此外,這家清算所計劃建立一個獨立的擔保基金,資金來自 Bakkt。
ICE 表示,藉由動員已獲信賴的市場結構,該交易所的目的是把 Bakkt 設計成能為 2,700 億美元規模的數位資產市場「支援交易金流」,並且促成其安全與有效率的改進發展。
參與 Bakkt 生態系統的投資人預期包括微軟的風險投資部門、Mike Novogratz 的加密貨幣銀行 Galaxy Digital、英國億萬富豪 Alan Howard、加密風險投資公司 Pantera Capital、金融科技公司海納國際集團 (SIG) 等。
這項消息證實了 5 月時的傳聞,即 ICE 考慮推出實體交割的比特幣期貨合約,要與目前在芝加哥商業交易所 (CME) 與芝加哥選擇權交易所 (CBOE)所推出的比特幣期貨合約不同,因為這些合約最終是以法幣結算。分析師當時表示,實物交割將打開機構資金的大門,很可能會導致加密貨幣市場出現「大幅價格波動」。
先前加密貨幣富豪、前高盛主管 Mike Novogratz 曾預估,會有一家「可信賴、知名的託管方,例如一間日本銀行、滙豐銀行、ICE 或高盛… 讓機構投資者感到安心」。ICE 的最新消息也與 Mike Novogratz 的說法不謀而合。
熱門市場動態與新聞傳送門:
區塊客致力於發掘和整理各種與區塊鏈技術有關的內容,只要與區塊鏈或區塊客網站有關的合作和/或建議,我們都非常歡迎。請您發電郵至 [email protected] 與我們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