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太坊創辦人 Vitalik Buterin 與微軟研究員 Glen Weyl 、哈佛經濟博士 Zoë Hitzig 共同撰寫的論文於今日 (4) 發表。其中論述目前的加密貨幣募資方式有問題,並描述了一種新的募資方式。
「搭便車」是個問題
據維基百科解釋,「搭便車問題」(free-rider problem) 由經濟與社會學家 Mancur Lloyd Olson 於 1965 年提出,簡言之,就是不付出成本而坐享其成的概念。用以描述他人為公共財付出成本後,自己才表達需求,不勞而獲地去使用資源,導致資源或服務不足。
據論文描述,人或是公司因為公用財的供應不足,因此獲利的話,就被稱作「搭便車」(freeriders) 。而因此受益的人越多,公用財的供應就會越少。論文中認為這樣的問題讓區塊鏈項目的集資製造了不良動機。
目前加密貨幣開發團隊大量地依賴捐獻、創始者的利他主義以及 ICO 。這份名為 《自由激進主義:社群間社會中立正式規章》(Liberal Radicalism: Formal Rules for a Society Neutral among Communities,LR) 的論文,就是在闡述一種代碼系統,讓團體可以分配資金用於維護公用財與服務,而不受搭便車的影響。
論文中的機制類似於 Weyl 出版的書 《激進市場》(Radical Markets) 中所說,其中提到的「二次投票」(Quadratic Voting),這種基於股權的投票機制,讓用戶可以購買額外的票權,以便在特定議題上擁有更大的發言權 (users can purchase extra votes to have a greater say in certain issues),而非在參與者間平均分配票權。
自由激進主義一文中,將這個概念擴展到不同領域如何為公共財做出貢獻,例如:競選財務、軟體開發、加密貨幣和新聞業。
它的原理是「逐步」增加項目的募資,具體取決於參與者的數量以及他們關心手頭問題的程度。
論文中表示,項目方收到的部分資金,是由為產品提供有價值的貢獻數量計算,依照比例計算獲取。
共同作者 Hitzig 表示,已有數個項目對於導入此技術有興趣,預計不久後將會開始實驗。
更崇高的理想:更加合作的社會
這篇論文是 Buterin 和 Weyl 之間持續合作的一部分,今年五月份一篇文章中兩人已合作闡述過這樣的概念。
Buterin 表述世界充斥著對當局的不信任、經濟停滯、不平等加劇、政治腐敗等問題,而菁英的資源壟斷也引發民粹主義的強烈反彈。他希望與 Weyl 各自在技術與市場面找到解決方法,從根本上分散各種權力。
Weyl 所致力的就是側重於設計主流社會的經濟和政治遊戲規則,以分散與減少權威的需求,稱之「激進市場」。
另一位共同作者 Hitzig 表示,現代自由主義的危機,是源自於資本主義與民主主義的悲劇結合,因此產生摩擦,讓它變得十分不靈活、低效率,根本上不自由。
實際上,此篇論文希望解決這些問題並創建一個更加合作的社會。
Weyl 表示:
我們的終極目標是形塑一個運作不同以往的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