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 ICO 分析業者 ICORating 在 15 日公布的一項研究,首次代幣發行 (ICO) 在今年第 3 季的表現「整體令人失望」。
報告顯示,今年第 3 季共有 597 件 ICO 案,籌得超過 18 億美元資金,遠遠低於第 2 季的逾 83 億美元。根據報告,傳統創業投資(VC)投資區塊鏈項目的金額也出現類似大幅下滑的情況。
根據這份報告,在 ICO 與區塊鏈創投資金下滑之際,第 3 季投資報酬率 (ROI) 的中位數為 -22%,而同樣的指標 (ROI) 在今年第 1 季為 +49.32%,第 2 季為 -55.38% 。
導致這個領域投資資金下滑的部分原因是監管,因為美國證管會 (SEC) 加強打擊 ICO 這種籌資方法,讓「數百件」計畫面臨風險。本月 16 日,美國證管會公佈針對兩個 ICO 業者 CarrierEQ 公司(Airfox)和 Paragon Coin 公司施予民事懲罰,理由是他們的代幣銷售未經註冊。
證管會主席在今年 6 月表示,雖然比特幣不被視為證券,但多數的 ICO 代幣很可能應被視為證券,因此要求代幣發行商必須要向證管會進行註冊。
在 7 月至 9 月的第 3 季,ICO 籌資案件數整體銳減 48% 。第 3 季的最後一個月,即 9 月,與第 2 季的 5 月相比時,減幅更超過 78% 。
ICORating 的報告指出,在第 3 季籌資的 ICO 項目中,有 57% 無法籌得超過 10 萬美元的資金。此外,在第 3 季所有銷售給投資人的代幣中,僅 4% 最後成功於加密貨幣交易所上架,相形下,第 2 季有 7% 的代幣獲得上架。
報告還顯示,第 3 季中有 19% 曾宣稱進行 ICO 的計劃,後來關閉其項目網站與社群帳號,比率高於第 2 季的 10% 。而在資金到手後消失的項目吸引到 6,210 萬美元,佔第 3 季整體 ICO 融資金額的 3% 。
這項研究也涵蓋各項目計劃啟動 ICO 的階段,也就是在第 3 季納入研究的所有項目中,76.15% 的案子啟動 ICO 時是處於「點子階段」(idea stage),這比率較前季高 18.72% 。
在選擇代幣銷售平台時,以太坊依然稱冠,83.75% 的 ICO 選擇在以太坊區塊鏈上發行他們的代幣。
觀察過去一年,ICO 市場波動劇烈,在進行 ICO 案件數與籌得的資金額兩方面是在去年 12 月與今年 3 月達到兩個巔峰。
據外媒 cointelegraph 資料顯示,在 10 月啟動的 ICO 項目有 223 個,相較 9 月份的 249 個略低;在 10 月結束 ICO 的項目有 158 個,與 9 月份的 154 個相若,然而 10 月 ICO 案籌得的金額比 9 月增加 26%,從 4.03 億美元增加至 5.08 億美元。
免責聲明:所有內容及觀點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應自行決策與交易,對投資者交易形成的直接間接損失作者及區塊客將不承擔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