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博社報導,消息人士透露,日本金融監管機構可能會批准加密貨幣 ETF,但仍保留禁止上市那些基於加密貨幣的衍生品,如比特幣期貨。
由於日本是加密貨幣最大市場之一,金融廳(FSA)禁止比特幣期貨或以太幣選擇權等工具的決定,等同是押注機構投資需求,同時會對經歷了一年痛苦賣壓的投資人形成一大打擊。不過,在東京的 Coincheck 交易所一年前發生 5 億美元資產被駭客竊取後,日本金融廳可能會放行追蹤數位資產的 ETF 的消息,可望提振投資人信心。
根據熟悉內情的消息人士透露,日本金融廳正評估產業對加密貨幣 ETF 的興趣。金融廳上月決定不再追求修訂日本的證券法,原因是他們的結論認為這類產品除了投機之外,別無其他作用。原先的修訂行動原本有望讓加密貨幣期貨與選擇權可在主要金融交易所上市。
金融廳數月來已針對未能防範 Coincheck 駭客竊盜事件的原因進行內部調查,因此促成了立場的轉變。除放棄支持加密貨幣衍生品之外,金融廳還決定將更多監管權力下放自治機構,讓大部分的首次代幣發行 (ICO) 隸屬於證券法的範圍,並且限制加密貨幣經紀商可提供的槓桿額度。
消息人士表示,這些結論很可能成為自民黨在截至 3 月底結束的國會議期內提交一項法案的主軸依據,目的除了透過金融工具與交易法案修訂證券法之外,一些金融廳的建議也將可能促成支付服務法的修訂。
日本決定擱置加密貨幣衍生品的計畫前,曾歷經長達一年來追蹤芝加哥選擇權交易所 (CBOE) 與芝加哥商交所集團 (CME Group) 的比特幣期貨,這些交易工具吸引力日益提高,然而來自機構投資人的需求依然有限,兩處目前合計的相關未平倉合約僅 8100 萬美元左右。
在加密貨幣產業中,ETF 仍然是許多人的聖杯,因為他們希望這類 ETF 能讓加密產品在部分投資人眼中更具合法性,同時讓那些已擁有經紀帳戶的人更容易進行操作。但迄今為止,美國和歐洲監管機構已否決數十個加密貨幣 ETF 提案,理由是擔心價格操縱,以及加密貨幣資產的基本安全性。
美國證管會主席 Jay Clayton 在去年 11 月底的一場活動中表示,投資人期望交易由 ETF 所構成的商品必須要能合理、且免於操縱的風險,但「這類保障並不存在許多交易數位貨幣的市場中」。
瑞士在 11 月成為第一個讓這類產品上市的地方,當時讓 Amun Crypto Basket Index ETP(Amun 加密幣一籃子指數 ETP) 掛牌交易,代號為 HODL 。迄今,這檔指數型產品吸引到 600 萬美元,平均每日交易量不到 100 萬美元。
不過若 ETF 在更大、更具流動性的日本股市上市,可能會吸引到更多興趣。然而,就連股票與債券等傳統資產的 ETF 也尚未吸引到日本散戶青睞,理由是這些散戶更偏好共同基金。日本的 ETF 市場總值 3350 億日圓 (其中約 75% 是由央行持有),遠低於在美國流通的 ETF 高達 3.7 兆美元的市值。
免責聲明:本文只為提供市場訊息,所有內容及觀點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不代表區塊客觀點和立場。投資者應自行決策與交易,對投資者交易形成的直接或間接損失,作者及區塊客將不承擔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