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內容獲合作夥伴 PANews 授權節錄及轉載)
幣安新 IEO 17 分 35 秒被秒殺,已完成的項目代幣表現如何?
區塊鏈行業的快速更新迭代不僅體現在技術發展上,還體現在融資方式上。ICO 才涼涼,STO 就出現了,而現在,STO 的風頭還沒完全散盡,IEO 的熱浪就已襲來。
19 日晚 10 點,在幣安 Launchpad 進行 CELR 的 IEO 僅用 17 分 35 秒便一搶而空,用戶搶份額的狀態和概率不亞於搶春運火車票。這一火爆現像要回到今年年初,幣安重啟資產發行平台 Launchpad,重啟後首個項目 BTT 的火爆不僅激起了投資者們的熱情和信心,更讓同行們按捺不住。幣安創始人趙長鵬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放言,「IEO 模式的核心在於找好項目,歡迎其他交易所來抄。」
交易所們「蠢蠢欲動」,趕赴這場新的「筵席」。火幣已經宣布將在三月下旬上線 Huobi Prime,官方宣稱這是一個圍繞 HT 的綜合上幣服務平台。OKEx 的 CEO JayHao 也發布消息稱,OKEx utility token 銷售平台「OK Jumpstart」從技術到產品都已準備就緒,隨時可以上線。Kucoin、Bittrex、ZBG 也有消息即將上線類似平台。但 Bittrex 卻在啟動前幾個小時內緊急取消了首個 IEO 活動。
IEO 全稱 InitialExchange Offering(首次交易所上架發行),指發行團隊跳過需要向大眾募股集資的 ICO 環節,直接將代幣放到交易所上進行交易的募資行為。有觀點認為,IEO 能幫項目方融資,幫交易所盈利和揚名,還能保護投資者免於欺詐。趙長鵬也向媒體坦言,現在融資模式不僅僅是融錢,也得去「融用戶、融知名度、融信譽」。現狀是名利雙收嗎?通過以上平台發行的項目代幣表現又如何呢?
交易所背書照樣破發上幣不代表有流通性
目前只有幣安的 Launchpad 平台已經上線了 4 個項目,(其在 19 日晚 10 點上線的 CELR 暫未納入統計)其餘平台的項目均未上線開放申購。已知的 4 個 IEO 項目中,2017 年 12 月底上線的 GTO 和 BRD 並不需要使用 BNB 申購,而今年新上線的 BTT 和 FET 則需要。
從統計結果來看,有意思的是,上線首日收跌的 BTT 是 4 個項目中唯一一個至今沒有破發的項目,表現最為穩健,目前市值已經超過 1 億 3000 萬美元,市值排名第 46 位。而同樣使用 BNB 申購的 FET 首日只微漲 0.8%,但上線兩週卻已破發,目前市值尚未被 CoinMarketCap 收錄,僅顯示排名 1789 位。而更早上線的 GTO 和 BRD 首日都迎來大漲,漲幅接近 20%,但至今已經破發。目前 GTO 市值排名 171 位,BRD 市值排名 154 位。
說到底,決定代幣價值的還是項目本身,與其上了什麼交易所,以什麼方式獲得融資的關係並不大。好的項目自然能獲得市場認可,登陸其它交易所,開通更多交易對。根據 PAData 統計,目前,僅上線一個半月的 BTT 是 4 個項目中流通性最好的一個代幣,已經登陸 29 個交易所,共 14 個交易對。其次是早已上線一年多的 GTO,已經登陸了 16 個交易所,建立了 9 個交易對。FET 目前只登陸 5 個交易所,建立 4 個交易對。BRD 是 4 個項目中流動性最差的,只登陸一個交易所,共 3 個交易對。
4 個項目代幣的流動性好壞從對幣安交易所的依賴程度也可以看出,流動性最差的 BRD,唯一登陸的交易所就是幣安,其次的 FET 雖然已經登陸 5 個交易所,但其 93% 的交易量都發生在幣安,其他 4 個交易所一共也只貢獻 7%。而 BTT 和 GTO 對幣安的依賴性要小很多,尤其是才上線 1 個月的 BTT,雖然通過幣安的 Launchpad 平台上幣成功,但其在幣安的交易量只佔全部交易量的 32 %,也即意味著 BTT 在其它交易所也很活躍,是被市場認可的。
可見,是否使用 BNB 申購項目代幣對項目代幣的流通性並沒有影響,或者說,雖然幣安是頭部交易所,但幣安的背書效力也並非是整個加密貨幣市場。要被市場認可,還是要靠項目本身的實力說話。
另外,通過 BNB 申購的項目代幣能在幣安擁有更多的交易量,BTT 的交易量已經占到幣安的 6.48%,FET 的交易量占到 1.24%,而沒有使用 BNB 申購的早期項目 BRD 和 GTO 的交易量佔幣安交易量的 1% 都不到。從交易對來看,BTT/BNB 已經占到幣安總交易量的 0.42%,是僅次於 USDT 和 BTC 的交易量第三大的 BNB 交易對,FET/BNB 雖然只佔 0.07%,但也已是第八大 BNB 交易對。
從這點意義上來說,Launchpad 對激活 BNB 的交易有引導作用。流動性不足、破發或許會讓項目方盈利減少,讓投資者承擔損失,但對交易所而言,不僅承擔最小的風險,還能抽佣金,激活平台幣,恰是一筆好買賣。
幣安聯合創始人何一 3 月 17 日發微博稱,「最近流行一個詞兒叫 IEO,講真我都不知道 E 是什麼?這是哪個單詞的簡寫?給大家隨手畫個重點:項目搶手是因為項目質量和價格低於私募價格,一旦上線後,所有項目價格都是市場決定,市場是全球的市場,項目的好壞交給時間。」
雙贏局面尚未出現長期利好平台幣
通過 IEO,項目方能募集資金,交易所能激活平台幣,這似乎已經雙贏了。但交易是一個動態過程,上幣並不是終點,而是起點,那麼在這個動態過程中,雙方是否還能攜手雙贏呢?
PAData 爬取了 CoinMarketCap 上的交易數據,分析後發現,在振幅上,只有 GTO 和 BRD 這兩個較早在 Launchpad 上發行的項目幣與主流幣 BTC 有明顯同向共振,而且 GTO 和 BRD 與 BTC 的幣價相關性非常顯著,這意味著,兩者的行情走勢與 BTC 較為一致。
而通過使用 BNB 在 Launchpad 上新發行的項目幣 BTT 和 FET 在振動方向上與主流幣 BTC 與平台幣 BNB 均無關,甚至 BTT 在幣價漲跌趨勢上與 BTC 和 BNB 也都無關,這意味著 BTT 將來走出獨立行情的可能性比其他三個 Launchpad 項目幣更大,而 FET 在幣價上與 BTC 和 BNB 呈現負相關,這意味著其幣價漲跌趨勢在很多情況下與 BTC 和 BNB 相反,而且漲跌幅度無關。
從幣價和單日振幅的相關性來看,是否使用 BNB 來上幣並不會捆綁 BNB 和項目幣,也即兩者尚未形成交易過程中的動態雙贏局面。反正是發行較早的 BRD 和 GTO 與 BNB 之間存在微弱的同向共振運動形態,但這並不能認為與 BNB 有直接關聯,因為 BRD 和 GTO 與 BTC 之間的同向共振運動形態更明顯。
另外,與 BNB 幣價相關性最高的反而是同為平台幣的 HT,並且兩者之間的振幅也呈現微弱相關性,這意味著,如果 BNB 漲,那麼 HT 漲的可能要遠遠大於通過 Launchpad 發行的項目幣,但是 BNB 暴漲,HT 不一定會暴漲。這說明,在 BNB 與 Launchpad 項目幣的捆綁尚未形成雙贏之前,平台幣之間的影響是更顯著的。
雖然 BNB 與 Launchpad 發行的項目幣目前並沒有形成雙贏局面,甚至從短期來看,每當項目發行結束後,BNB 還會面臨一輪較大的拋壓。根據幣安的公告,搶到這兩個項目眾籌份額的投資者不到 10%。那些沒申購上的投資者在申購期結束後就可能會出售手中的 BNB,造成 BNB 幣價波動較往常更大。比如在 2 月 3 日結束 BTT 的申購後,2 月 5 日 BNB 單日振幅達到 13.65%,2 月 6 日單日振幅達到 14.30%。在 3 月 2 日結束 FET 的申購後,3 月 5 日 BNB 單日振幅達到 20.14%,3 月 6 日,BNB 單日振幅達到 11.06%。目前,自 BNB 發行以來的單日振幅方差達到 0.02,高於 BTC,也高於 Launchpad 項目幣。作為申購中介,BNB 並不穩定,這對投資者而言,無疑是多了一層風險。
但從長期來看,Launchpad 項目啟動後,BNB 劇烈波動的頻率降低了。自 2 月運行 Launchpad 以來,BNB 單日振幅超過 10% 的概率約是 20%,也即 10 天裡只有 2 天可能發生劇烈波動。要知道在此前,這一概率大約是 40%,也即過去,BNB 在 10 天裡就有 4 天可能發生劇烈波動。
應該來說,Launchpad 項目為 BNB 增添了新的功能,即作為交易媒介。而新的功能意味著 BNB 有了新的價值,這對 BNB 價格穩定甚至上升都有積極意義,IEO 對交易所有利已經顯而易見。
原文:PANews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意見,不代表區塊客觀點和立場,所有內容及觀點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應自行決策與交易,對投資者交易形成的直接間接損失作者及區塊客將不承擔任何責任。
熱門市場動態與新聞傳送門:
區塊客致力於發掘和整理各種與區塊鏈技術有關的內容,只要與區塊鏈或區塊客網站有關的合作和/或建議,我們都非常歡迎。請您發電郵至 [email protected] 與我們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