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幣 Global CEO 、火幣集團副總裁翁曉奇於 28 日出席由火星財經主辦、共識實驗室與 VBLOCK 在重慶聯合主辦的「POW’ER 中國區塊鏈貢獻者年度峰會」,翁曉奇在《平台通證能否取代以太坊》的爐火辯論中談到了自己的看法。
翁曉奇指出火幣從去年下半年就在觀察市場,此時推出火幣 Prime 因為技術改造需要時間。針對火幣 Prime 項目中籤率低的問題,他表示會考慮在之後的規則裡用戶只要參與或滿足市場要求就能得到一定的保底量,二期裡把數字平衡做得更好。
他表示,在泡沫裡成長起來、推動價值落地的項目和公司才能推動行業重新回到牛市。同時,他進一步指出,火幣 Prime 與 IXO 的相同點是都聚焦頭部項目,但不同的是項目方在火幣 Prime 融不到錢。火幣 Prime 是幫助行業的頭部項目有效賦能,獲得宣傳資源,幫助具有落地性的項目獲得更好的發展機會。
以下為翁曉奇談話全文:
主持人:現場幾百人中只有兩位搶到了火幣 Prime 首發項目 TOP 的份額,我也沒搶到。坐我旁邊的這位是火幣 Global CEO,問一下那天有多少人搶到了?
翁曉奇:確實太瘋狂了,我也沒有搶到,中籤人數大概是三千多。第一輪至少 13 萬人參與,中籤率跟高考時考上 985 、 211 的比例差不多,不到 3%,確實很低。這類似於大家春晚支付寶搶敬業福。有一年,很少的人能搶到敬業福,大家罵聲一片,而有一年絕大部分的人都能搶到敬業福,每個人分兩元多,大家也是罵聲一片。這是一個數字平衡的問題。我們會考慮在之後的規則裡讓用戶多少能得到一些,只要參與或滿足市場要求就能得到一定保底量,二期裡把數字平衡做得更好。
主持人:最近交易所都在做新的模式,您始終說這是一個「幣圈雙十一」。火幣 Prime 最早立項時的考慮點是什麼?執行過程中最值得驕傲的亮點在哪裡?
翁曉奇:為什麼做這個事情?很多人說是因為一個友商做了 IEO 的事,從目前的行業情況來看,絕大部分交易所確實複製了這個路徑。但對我們來講,這只是一個巧合。我們從去年下半年就在觀察這個市場,這個時候推出來是因為技術改造需要時間。對大部分交易所來講,十幾萬人同時搶購很考驗技術性能。我們花了很長時間做這個事情,並將其定義為「幣圈雙十一」。雙十一期間,淘寶花了很多的時間跟精力改造底層,保證系統不會崩潰。這個壓力非常大,絕大部分的交易所都扛不住,我們也花了很多的時間進行改造。
火幣 Prime 跟 IEO 有一個相同點:聚焦頭部項目。很多沒有實際價值的項目魚目混珠,融了很多錢。這些項目集中的泡沫破裂導致了很大損失。但這個過程中,大家也可以看到有些項目在耕耘,從落地性、科技創新、模式創新等方面不斷地推動整個項目,甚至整個行業發展。如果沒有項目能夠在未來幾年內落地,那這個會就不用開了。在泡沫裡成長起來、推動價值落地的項目和公司才能推動行業重新回到牛市,行業才會有未來。
類比 2000 年左右的互聯網泡沫,有一大批的項目沒有價值,被過度吹捧包裝。但這一輪熊市裡,走出了像亞馬遜、谷歌這樣的大批優勢企業,他們的成長推動了後來的牛市。通過有效賦能,找出這個行業未來的亞馬遜、谷歌是我們做火幣 Prime 的初心。
火幣 Prime 和 IEO 有很大的區別:項目方在我們這裡融不到錢。類似火幣 Prime 的平台用專業的眼光幫投資者把項目選出來,經過多輪談判,再以相對合適的市場價進行投資。我們要求投資人拿出很低的市場價格,因為讓利打折可以讓更多人關注到項目本身。可以看出,項目初心已經從融資變成了營銷。這在本質上和雙十一是一樣的:商家把優勢的產品以很低的折扣讓利消費者,從而購買者起到營銷作用。項目初心的變化帶來結果上的巨大變化:我們的一期項目迅速被整個行業知道,獲得了無數的關注。火幣 Prime 幫助行業的頭部項目有效賦能,獲得宣傳資源,幫助具有落地性的項目獲得更好的發展機會。
(以上內容獲合作夥伴 火星財經 授權節錄及轉載)
原文:火星財經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意見,不代表區塊客觀點和立場,所有內容及觀點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應自行決策與交易,對投資者交易形成的直接間接損失作者及區塊客將不承擔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