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個叫做「Staking Economy」的詞突然在圈內火了起來,什麼是 Staking?
Staking 翻譯成中文大概是「抵押」,由此形成的 Staking Economy 則被翻譯為「權益經濟」。
Staking 指的是在 PoS 或 DPoS 共識機制下,代幣持有人通過向節點抵押代幣從而獲得項目增發代幣的投資行為。
如果說把比特幣比作一場淘金熱,那麼誰是這場淘金熱裡最大的贏家呢?
市場最終證明,那些向礦工出售「鐵鍬和牛仔褲」的商家以及規模化的礦工組織才是最大的贏家,至於那些單打獨鬥的礦工和在二級市場倒賣黃金的人,不僅風險高,還收益低。
很明顯,在比特幣世界,礦機產商就是賣「鐵鍬和牛仔褲」的,規模化的礦工組織則是各大礦場礦池。
遺憾的是,當所有人意識到這些時,已經有一部分人捷足先登了,比特大陸和嘉楠耘智等已經成了礦機界的龐然大物,ANTPOOL 和 F2POOL 等也已經在礦池早有佈局。
「生產不出礦機,也組建不了礦場礦池的我們,最終只能在二級市場夜夜盯盤,冒著高風險,卻做著低收益的工作。如果有一天,這一切都被打破重來,你會做出怎樣的選擇?」
一切皆為序章
比特幣誕生十年以來,儘管區塊鏈的共識機制得到了不同程度的發展,但我們不得不承認,在過去十年裡,PoW(Proof of Work)始終是市場主流。
PoW 共識機制中規定了達到相應的工作量便能參與獎勵的分配,這引發了全球的挖礦熱。
後來隨著難度值得不斷提高,對礦機的要求也不斷提高,單台的礦機所產生的收益也逐漸降低,於是礦機製造商和礦場礦池等迎來了巨大的發展機會。當我們反應過來時,市場已經出現了例如比特大陸這樣的巨頭了。
那麼,我們是否徹底失去機會了呢?答案是否定的。
當 PoS 和其獨有的 Staking 機制來襲時,一個新的挖礦時代到來,一切皆為序章。
如果說 2019 年上半年有什麼值得關注的變化,那就是以太坊宣布即將從 PoW 轉向 PoS 。作為加密貨幣市值第二的幣種,此時宣布轉向 PoS,將引起連鎖反應,不僅共識機制會發生改變,還將打破舊的挖礦時代,重新制定遊戲規則。
幸運的是,這一切都才剛剛開始。
相關內容:以太坊 2.0 經濟學:進入 PoS 時代後 ETH 的通脹率有多少?
挖礦新紀元
每談起 PoS,大家普遍想到的是 ETH 的「PoW+PoS」共識機制,亦或者是 EOS 為代表的 DPoS 共識機制。
然而,PoS 共識機制早在 2012 年 8 月就已被 Sunny King 提出並得以應用,距離中本聰發布比特幣白皮書四年不到。
第一個採用 PoS 機制的應用——點點幣(Peer coin),一經推出,一改 PoW 機制需要消耗大量挖礦能源的現狀,受到加密世界的青睞,2014 年 1 月,點點幣的市值為 1.5 億美元左右,排名全球第四。
PoS(Proof of Stake),即權益證明。在該機制中規定,用戶持有的代幣和數量的時長來決定獲得記賬權的機率,與現代企業的股票分紅制度相似,持有股權相對多的人能夠獲得更多的分紅。
在 PoS 機制中,新的挖礦獎勵規則「Staking」孕育而生。節點負責打包交易信息,維護網絡和社區的運營與治理,這一過程即為「Stake」,可以類比於 PoW 中的「挖礦」行為。
節點通過做這些工作,可以獲得系統增發的 token 獎勵,而這種新的獎勵規則就是 Staking 。
在 Staking 的獎勵規則下,不再需要 24 小時不停運轉的礦機,也不再需要建設成本高昂的大礦場,挖礦門檻被大大降低,所有的用戶都可以參與到其中,一切都被打破重來,挖礦進入了一個新紀元。
加密貨幣的中心化效應
加密貨幣的特性:易於分析、使用數學進行設計的具有不同屬性的微經濟體,通常是預先定義的且不可逆轉的。
比如,比特幣在停止通脹前將只發行 2100 萬個。這使得分析非常獨特- 我們可以準確並非常精準地分析這些封閉式經濟系統,在所有信息公開的情況下從整體上觀察如貨幣流通速度和分發等屬性。
加密貨幣系統能夠產生權力集中的促進因素有很多,除了我們通常認為的那些因素,比如財富積累。以比特幣為例,我們已經觀察到礦工集中選擇大型礦池。
在 PoS(和 DPoS)中,我們看到了類似的現象;由於一小部分技術能力相當的潛在共識參與者,去中心化能否實現受到這些有能力的參與方的限制。圍繞比特幣這樣的爭論一直在進行。
「小區塊」的支持者認為大區塊將會一直給新礦工太多的數據負擔,而「大區塊」的支持者認為技術在進步,這樣的負擔會隨著時間和技術進步而減少。實際上,合適的平衡點可能介於兩者之間。
啟動階段的投入和長期投入的積累無疑會增加比特幣的中心化,因為新礦工無力負擔起對系統進行驗證並且潛在的共識者的數量減少。
不過,在不給新礦工造成負擔的技術成本和不會趕走新礦工的可用系統之間找到一個合適的平衡點應該小心為好。
在 PoW 系統中,目前的獎勵不會影響未來的獎勵,因為能否實現 PoW 是一個外部因素。這就是使 PoW 系統「去許可化」的原因,它們的共識機制不是封閉體系,需要外部因素(以電力和「工作」的形式)。
對於 DPoS 系統,它們的獎勵結構與 PoW 相比有很大不同。在許多 DPoS 系統中,代幣供應量不是固定的,而是通脹的。
這意味著目前的獎勵實際上會影響未來的獎勵。如果我們用對共識產生更多影響力的獎勵來給予那些為共識負責的參與者,那麼,從長遠來看系統的去中心化程度會受到影響。
在熱炒 Staking Economy 的同時,我們不能忘記 PoW 礦池集中化所產生的威脅:比特幣和以太坊背後都有隱形權力結構,兩個系統的區塊鏈中都只有 20 個不到的挖礦團隊,比特幣和以太坊 50% 以上的哈希率分別在前四大礦工和前三大礦工手中。
這意味著在比特幣系統中,前三大礦工一旦攜起手來,將在系統中佔據 50% 以上的算力,對比特幣產生毀滅性的影響。而同樣的陰影又籠罩在了所有採用 PoS 機制的項目上。
當然,面對這種趨勢,項目方也在積極應對。
和 PoW 採取的方式類似,避免礦池所帶來風險的方式也是削減礦池在系統的地位和為礦工提供一種獨立挖礦的可能。
目前熱門的 PoS 礦池項目 Cosmos 表示,未來可能引入平衡大節點收益機制來促進去中心化;更多項目則選擇降低節點運行的門檻來避免用戶將代幣抵押給礦池。
總的來說,將 PoS 礦池包裝成 Staking Economy 依然無法掩蓋礦池對去中心化社區進行破壞的本質,而 PoS 項目本身的確存在運行節點成本過高的問題。如何解決這些問題,是接下來 PoS 項目發展所必須思考的。
相關內容:PoS 挖礦可終結礦池亂象? V 神:以太坊 2.0 不需要「權益礦池」
去中心化需要從一而終
更為明智的做法應是在設計之初就要考慮到效率與去中心化兼得的問題。
實際上,從一開始就意識到安全性、高性能和去中心化三者兼容的 SHD 完備性問題,並創造性地提出 UPoS 共識機制。
人們創造性地將 PoW 和 DPoS 機制改進並結合,形成雙穩態共識機制,有效解決「三角不可能」的問題,即安全性、高效性和去中性化的兼容。
整個過程中,雙共識機制的運轉能有效避免壟斷的產生,確保不會出現太大的權益集中方和礦工節點,從而使礦工和權證擁有者之間達到一定的平衡。
再者,哪怕在投票中出現佔比較大的權證擁有者,該權證擁有者可分為兩種情況,一種是同一投票人,一種是多個投票賬戶同一權益人,前者通過引入上凸函數調節其節點選票數量對總量的影響,後者通過博弈論算法使其收益無法覆蓋成本並稀釋相關收益,以防止系統受到女巫攻擊。
不得不說,UPoS 機制極具前瞻性和創造性,其在設計之初就規避了可能由 Staking 經濟帶來的中心化風險。
合理有效的制度是可以抵抗寡頭以及避免壟斷的產生的。
最終,讓區塊鏈的價值傳遞成為現實,讓大眾參與到這個去中心化的自治社區,不會只是紙上願景。
(以上內容獲合作夥伴 火星財經 授權節錄及轉載)
原文:火星財經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意見,不代表區塊客觀點和立場,所有內容及觀點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應自行決策與交易,對投資者交易形成的直接間接損失作者及區塊客將不承擔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