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博社》9 月 4 日報導,東非國家蒲隆地(Burundi)以「公眾缺乏保障」為由,已下令「全面禁止加密貨幣交易」,目前境內任何實體或金融機構均不得為比特幣,以太幣等加密貨幣提供匯款或其他支付服務。
蒲隆地央行微型金融部門主管 Alfred Nyobewumusi 表示,部分蒲隆地民眾曾在交易加密貨幣時遭遇虧損,因此要求政府進行干預。他說,像是比特幣、以太幣等類加密貨幣,如今在該國境內已被列為非法產物,「因此將會對任何不尊重這項決策的公民採取強烈措施」。
該國政府日前發出官方聲明指出,這項決策旨在保護消費者,「而加密貨幣在全球不受監管的網路平台上交易,其價值波動率過於激烈,足以構成投機性交易,並讓使用者面臨潛在損失,而在交易所或加密貨幣價值崩潰的同時,亦無法取得法律追索權。」
據了解,蒲隆地並不是首個採取措施打擊加密貨幣的非洲國家。2017 年,奈及利亞和辛巴威兩國官員都宣布,他們將仔細嚴加審查加密貨幣和區塊鏈技術產業。
熱門市場動態與新聞傳送門:
區塊客致力於發掘和整理各種與區塊鏈技術有關的內容,只要與區塊鏈或區塊客網站有關的合作和/或建議,我們都非常歡迎。請您發電郵至 [email protected] 與我們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