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 年,我跟幾位拍檔著手設計一種社群通證,讓讀者只要對作品按讚,就能為創作者帶來實質回報。對此我被問過無數問題,學術的、好奇的、質疑的都有,當中被問得最最多的是「錢從何來」。這問題固然合情合理,但問題背後附帶的假設,我卻希望發問者能隨我一起深入探討而非照單全收。
假設一:作者得到「錢」,代表有人付出等值的「錢」
這是基於零和遊戲 zero sum game 的假設。零和,顧名思義,就是各方所得或所失相加之和為零。一檯麻將四個人,Alice Bob Carol 總共贏了一千,Dave 肯定輸了一千。交易市場中,Eve 賣出價值一億的股票,世界上必然有個 Frank 花了一億接貨。這種最基本的博弈理論十分好懂,但甚麼時候並非零和,卻沒那麼直觀。
農夫撒下種子,加上陽光和雨水,種出了菜,誰少了菜?沒有人。當然,從科學的角度,宇宙萬物在這情況甚至任何情況下始終保持零和,經典動漫《鋼之煉金術師》把這概念稱為「等價交換」,完全符合物理定律甚至涵蓋愛恩斯坦的 E=mc^2,但前提是得把宇宙萬物統統考慮進去。在以上例子,若不去種植,陽光和雨水只會浪費於無形,因此農夫種植是透過善用資源,「創造」了價值。
農夫即使只種出一棵菜,也是創造了價值;相反,銀行家即使賣出股票溢價一億,對於世界而言,都沒有創造價值。同理,寫出一篇有趣、雋永或啟迪心靈的文章,也是為世界創造了一份價值。
假設二:唯有政府擁有鑄幣權
法律上這個假設固然成立,但也有前提,就是把「幣」狹義理解為法定貨幣。法定者,官方也,此以外民間還有超市券、月餅券、飛行理數、積分點數、遊戲代幣或其他通證,全部都是某種價值的載體,具有貨幣的特質 — moneyness — 即價值釐定、價值儲存和價值交換等三大要素。
除非社會把這些代幣與券均視為非法,否則就得承認法定貨幣以外,由來已久的泛通證全都具有 moneyness 的事實。發行通證可不是印偽鈔,只不過區塊鏈和密碼貨幣的出現,大大降低了發行通證的成本和驗證通證真偽的難度,讓社會意識到原來民間通證也有廣泛流通的潛力,僅此而已。從前連鎖企業才能推出代用券,還沒甚麼防偽可言,今天個人花十五分鐘就能發行自家通證,還受 FBI 都破解不了的密碼學保護。社會需要做的不是一棒打死所有通證,而是界定清楚甚麼場景、哪個程度的 moneyness 屬於非法,否則輕則窒礙創新,重則殺錯良民。
誠意推薦大家,尤其是議員和官員,讀讀島娘的文章《為什麼需要鑄幣權的民主化》。
把兩個假設釐清了,「錢從何來」的答案也就呼之欲出:價值。社群衡量個體創造的價值,鑄造出新的通證。
從零和到共贏
有人高呼這是造反,社群通證是要取代法定貨幣,這又是零和心態了 — 社群通證要用起來,不見得法定貨幣就要被鬥下去。法定貨幣以民族國家為基礎,反映的是衣食住行各方面的價值;社群通證以不同維度的共同體為基礎,更傾向反映馬洛斯需求金字塔上方的價值。這已是廿一世紀二零年代,個人除了日常生活在民族國家,很多還同時生活在基於特定愛好、理念、目標或者取向的跨國界共同體(或稱虛擬國家),比如共享創意 Creative Commons 、環保組織、同志平權運動,甚至廣義到 9Gag 搞笑網站,均是如此。
互聯網越是發達,以上趨勢越益明顯,相信很多網民都感受過,相對於日常營營役役生活中認識的朋友,網友更能了解自己,因為網上互動更靠近精神層面,個人皆以自由意志選擇加入或退出網站而不用生而為某國人。我甚至認為,網上社群比民族這種想像共同體,還要更接近現實共同體。有人把 Facebook 和騰訊等比喻為網上國家,確實,除了沒有土地、軍隊和貨幣,Facebook 就是個國家,而且其「國民生產總值」還排在世界前列。
從共贏到共和
互聯網遇上區塊鏈,又再把這趨勢推到新的境界。區塊鏈讓社群通證得到密碼學的背書,讓社群得以監察濫發,更共同參閱帳本,各國政府是 Facebook 的 Libra 幣為洪水猛獸出面打壓,完全可以理解。基於權益證明(Proof of Stake)區塊鏈的社群通證更進一步,除了 moneyness,還同時反映個人的話語權,讓每人都成真正意義的持份者,「have a stake in society」,並以無大台的形式達成共識。技術圈把這種基於區塊鏈、去中心、跨國界的存在稱為去中心自治組織(Decentralized Autonomous Organization,DAO),也就是我最熱衷的,「區塊鏈共和國」。
社群通證 — 至少是我在做的 LikeCoin — 非但不是欺詐,更是要彌補法定貨幣的不足,反映結結實實存在人心裡面精神層面的價值;非但擺脫零和心態而追求多方共贏,更昇華到所有持份者都能參與,無大台的共和。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意見,不代表區塊客觀點和立場,所有內容及觀點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應自行決策與交易,對投資者交易形成的直接間接損失作者及區塊客將不承擔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