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社交內容平台 Steemit 近日動用了火幣、幣安和 Poloniex 等主流加密貨幣交易所的資源,大費周章只為撤銷最近的網絡升級,因而引來社群強烈抗議和反彈。
一場敵意併購引發的鬥爭
這一切的開端,必須要從「Steemit 跟波場(TRON)基金會之間的合作」開始說起,雙方最初是在 2 月 14 日對外宣稱達成「戰略合作夥伴關係」,但 Steemit 共同創辦人 Ned Scott 隨後卻在推特上坦承,已將 Steemit 賣給了「收購王子」—— 波場創始人孫宇晨(Justin Sun)。
可想而知,波場在 Steem 區塊鏈網絡上的權力將會越發膨脹,也正是出於這樣的擔憂,Steem 社群 2 月 24 日決定實施網絡「軟分叉 0.22.2」,目的就是讓波場基金會持有的大量代幣投票權失效。
然而,這次「軟分叉」卻沒能抑制「敵意併購」這股惡勢力的發展。由「波場基金會和 Steemit 公司」組成的「Steemit 團隊」,在集合火幣、幣安和 Poloniex 三家交易所多達 4,200 萬枚 STEEM Power(SP)的票數後,實際推翻了社群的努力,成功回滾所謂的「軟分叉」網絡更新。
通過持有大量的 stake(質押代幣),Steemit 團隊之後將能單方面實施 「硬分叉 0.22.5」,主要是用來回溯先前的軟分叉,從而重新獲得他們的質押代幣,並通過投票將所有排名前 20 位的 Steem 社群見證者(Witness),即負責出塊的服務器運營商排除掉,再由自己人(前述 Steemit 團隊)替補。
根據 Steemit 官網公告,Steemit 團隊為自己的行為辯護稱,「軟分叉 0.22.2 是不道德、違反規則,且結構惡意」,意圖針對性凍結部分帳戶,並剝奪他們持有資產的權利和所有權。聲明指出,
接下來的 4 到 6 週期間,Steemit 團隊將利用投票權來恢復社群秩序,同時為社群成員和見證者提供一個開放的渠道。Steemit 團隊將在社群恢復正常並達成一致意見後,將治理權予以交還。
根據現有規定,用戶在接下來的 13 週內將無法提取 STEEM 代幣。為了解決這個問題,Steemit 團隊正在部署一個緊急硬分叉,將資產凍結時間縮短至 1 到 3 天。
孫宇晨被指控賄賂交易平台
昨(2)日,以太坊創始人 Vitalik Buterin 在推特上發文稱,「顯然,Steem DPOS 已經被大型交易平台用儲戶資金投票給霸佔了。誰能證實此事或提供細節?這似乎是代幣投票中『賄賂攻擊』的第一個大實例。」
針對 Vitalik Buterin 的指控,幣安執行長趙長鵬今(3)晨在推特上承認已經進行投票,但在聆聽社群回應之後,幣安很有可能將撤回投票。然而,這項操作必須由幾個不同地理位置的人共同進行協調,可能還需要一點時間。與此同時,網絡上也有聲音敦促其他交易平台取消投票。
但何來「賄賂」一說?Vitalik Buterin 所指的「DPOS」又是什麼?加密貨幣調研機構 MICA Research 解釋道,
DPOS 機制是依照持有的代幣數量選舉出區塊鏈網路的驗證節點,當你抵押的代幣數量越多,就擁有越多的選票,可以選舉出數個超級節點,簡單說就是「票多的贏,票少的輸」,若少數人擁有絕大多數的代幣(選票),就可以獨霸整個區塊鏈網路。
此時,區塊鏈網路會由這些少數的超級節點負責營運以提升效率,而這也意味著「少數人」可以統治「多數人」,任意改變網絡生態的治理之下,已毫無「去中心化」可言。
分析師指出,Steemit 敵意併購事件就是如此,孫宇晨聯合其他主流交易所掌握了大多數的 Steem 代幣,雖意味著它可以透過大量的選票控制整個區塊鏈網路,
但交易所實際上對這些代幣「並不具擁有權」,因為是外部使用者「存入」的代幣,這些交易所怎麼可以動用「用戶的代幣」來達成自己的計畫?這可是一項超嚴重的行為。
這番舉動當然會引起原先 Steem 社群及其他節點的不滿,正如分析師所說,「等同宣告 POS 機制死刑」,未來採用 POS 機制的區塊鏈都可能被交易所聯合壟斷,因為使用者都會將大量的代幣存入交易所,而交易所被允許動用這些代幣投票,這時,已經不存在「去中心化」這回事了。
截至截稿時間,Steemit 團隊並未回應置評請求。
熱門市場動態與新聞傳送門:
區塊客致力於發掘和整理各種與區塊鏈技術有關的內容,只要與區塊鏈或區塊客網站有關的合作和/或建議,我們都非常歡迎。請您發電郵至 [email protected] 與我們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