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 2019 年以來,各國中央銀行數位貨幣的競賽正在加劇。特別是在 2019 年,中國提出要加快對區塊鏈技術的重視與研究以後,中國央行數位貨幣的開發與測試速度正在加快,根據相關報導,中國央行數位貨幣 DCEP 將在 2020 年進行試點測試。
CBDC 是一種新的貨幣形態,這與以往金銀屬性、紙質屬性的貨幣完全不同。它將擴大公眾對中央銀行帳戶的數位訪問權限,而中央銀行帳戶目前僅限於商業銀行。它可以把將把銀行存款的數位性質與日常交易中現金的經典優勢結合起來。
但其目前仍然有一些難題,比如其採用可以支付正利率的中央銀行個人帳戶的形式,還是像傳統的加密貨幣那樣無息的匿名數位代幣的形式等等。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最近的研究已經探究了 CBDC 應具有的最佳貨幣和技術特徵,這具體取決於各個國家的經濟和銀行體系。雖然新的貨幣誕生會給原本的經濟體繫帶來不穩定性,但他也有許多優勢,例如成本降低、可控性更高等等。
匿名與安全
一般而言,經濟運營商對匿名性和支付安全性有不同的偏好。現金幾乎總是保證匿名交易,而銀行存款可以滿足安全性需求。匿名具有其價值,儘管與逃稅有著無可爭辯的聯繫,但並不總是需要對其進行懷疑。
最近,甚至歐洲中央銀行行長克里斯蒂娜·拉加德(Christine Lagarde)都表示,對不可追溯的支付工具的需求不可抑制,這可以幫助保護消費者免受未經授權使用個人交易數據進行信用評分評估的風險。欺詐形式。
數位貨幣可以滿足匿名性和安全性的任意組合要求,具體取決於其設計。例如,中央銀行只能保證對其他用戶的部分匿名,而不能保證對當局的匿名,這取決於相關事件,例如法院命令甚至是交易限額的設置。
如果 CBDC 採用 token 形式,例如可以從未經驗證的用戶帳戶或通過在商店或在線購買的匿名支付卡訪問的標準加密貨幣,則 CBDC 只能處理現金的不可追溯性的問題。這些形式的 CBDC 顯然會遭受與現金和加密相關的丟失和盜竊相同的風險,例如:物理(卡丟失)或數位(密鑰丟失)。但如果採取不同的設計,則使用 ID 卡驗證的每個公民在中央銀行的帳戶都將復制(並勝過)銀行存款的安全性和可追溯性。
利率
數位貨幣可能會在一定程度上可對現有的金融系統造成影響,從而取代對現金或存款的需求。隨之而來的問題不僅是現金可能會消失,而且類似於銀行存款的 CBDC 設計會迫使銀行提高存款利率只是為了保持競爭力。這將反映在貸款利率的提高上,因此將觸發企業的信貸非自願收縮。取決於經濟體(或多或少強烈)對銀行信貸的依賴,即使家庭將受益於更高的存款利率,銀行中間業務的下降也會減少投資,生產和就業。
如果發行帶有利率的數位貨幣,這將加劇銀行的中間化。但是,利率不僅可以是正的(例如在存款帳戶上),還可以是負的。
根據相關報導表明,各國中央銀行正在為不像現金那樣支付利息的 CBDC 開展工作,以保護銀行系統免受潛在的破壞性後果。這種政策選擇將使現金成為數位貨幣的主要競爭對手。但是,與有利於無現金社會的傳統觀點相反,消除現金具有明顯的成本,特別是在發展中經濟體中,即使這些現金比銀行體系的脫節化還不那麼明顯。
普惠金融
最新數據顯示,在使用支付工具方面,全球數位鴻溝仍然巨大。世界上有一半被排除在金融之外的人口居住在南亞,東亞和太平洋地區,中國沒有銀行帳戶的人口占 12 %,印度沒有銀行帳戶的人口占 21 %,印度尼西亞沒有銀行帳戶的人口占 6% 。
這些國家合起來佔全球人口的 40%。根據世界銀行 2017 年全球 Findex 全球數據庫,標準金融機構為中東和北非地區居民提供的服務最少。該地區的經常帳戶滲透率僅為 14%。丹麥以 100%的世界銀行排名第一。
獲得銀行帳戶的要求-擁有貨幣,身份證以及居住證明-對於發展中國家的邊緣化人群來說是一種奢侈。根據世界銀行的同一份報告,有 15 億人沒有任何形式的身份證,其中大多數人居住在非洲和亞洲。排斥的其他原因包括缺乏金融知識和在服務不足的農村地區生活。此外,超過 2 億個微型和中小型企業無法使用基本銀行帳戶和足夠的資金。
現金使用。
紙幣
在印度政府一直試圖加強銀行發展,印度流通的紙幣和硬幣的數量在 2006 年至 2015 年期間仍以每年 14%的速度增長。
在肯尼亞,現金仍佔所有交易額的 98%。儘管有 75%的成年人通過移動設備使用金錢,但對低收入家庭的一項調查發現,只有 1%的支出價值和 3%的交易價值是通過數位方式進行的。
因此,促使政府試圖用數位支付系統代替現金的做法,有可能使現有的貨幣會不斷緊缺,有可能使無銀行帳戶的人面臨的社會和經濟問題進一步惡化。
實際上,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的模擬中引入數位貨幣時,低收入家庭往往仍然會長期使用現金。由於現金不像銀行存款那樣支付利息,所以由於 CBDC 對經濟的負面影響而導致貸款減少,這些家庭將比富裕的存款持有人承受不成比例的更大損失。
因此,從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模擬中,儲戶成為主要的受益者,而現金使用者則成為主要的「受害者」。這意味著中央銀行和政府必須仔細評估其對收入分配的潛在影響。
CBDC 具有即時轉帳、匿名性等諸多功能,有著增加儲蓄,消費和投資的潛力,從而保證了創新,創造就業機會並促進了經濟刺激。考慮到 CBDC 會造成金融系統並可能造成長期影響,我們應該對其加快研究。
(以上內容獲合作夥伴 火星財經 授權節錄及轉載,原文鏈接 )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意見,不代表區塊客觀點和立場,所有內容及觀點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應自行決策與交易,對投資者交易形成的直接間接損失作者及區塊客將不承擔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