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 DeFi 非常火熱,其中最熱的當屬通過 Comp 代幣啟動「借貸即挖礦」的 Compound 。短短幾天時間總鎖倉量已超越此前長期位居榜首的 MakerDAO,且項目代幣 Comp 更是從 20 多美金漲至最新 320 多美金,超 10 倍。截至目前,Compound 總鎖倉量已超 5 億美元,而 MakerDAO 為 4.74 億美元;Compound 的借款總量為 2.33 億美元,MakerDAO 為 1.23 億美元;Comp 市值達 30 多億美金,Mkr 市值則仍為 5.2 億美金。
但 Comp 挖礦以及 Comp 暴漲,又總讓人想起有點像去年 EOS 上一度火熱的各種遊戲 Dapp 和菠菜 Dapp 的挖礦啟動模式,只是不同的產品,依舊同樣的配方和熟悉的味道。
本文從 DeFi 的主要四種模式,以及重點對比今昔兩個 DeFi 龍頭老大的運作模式區別,分析一下 Comp 借貸挖礦的本質,以及誰是韭菜,未來可持續性等。
Compound 和 Makerdao 的區別
要說清楚 Compound 和 Makerdao 的區別,首先我們需要去看一下目前 DeFi 借貸的四種主要模式:
1. Maker DAO,穩定幣模式,只貸不存
Maker DAO 是以太坊上 DApp 生態最早一批的 DeFi 產品,以太坊上幾乎各大 DeFi 應用都採用 DAI,在 DeFi 佔據重要的位置。
Maker DAO,用戶可以直接通過將 ETH 、 USDC 等資產通過智能合約抵押入系統,系統按照超額抵押比例釋放生成 DAI,DAI 是一種與美元掛鉤穩定幣,用戶可用 DAI 去購買其他資產或者將 DAI 到其他借貸市場存款收息等等。整體上 MakerDAO 中,只有貸款方,沒有存款方,如當舖。
借款資金成本主要是 Makerdao 系統收取一定的穩定幣利率,以及 DAI 註銷時收取一定合約費率。
2. Compound,流動池交易模式,隨存隨取
Compound ,就如傳統銀行,以流動的資金池方式聚集借方的資金,並將資金給貸方,通過算法平衡供求、設定利率。
Compound 中儲戶可以隨時取出本金和利息。貸方,從 Compound 借錢需超額抵押代幣資產以獲得貸款額度,並借出其他代幣,比如抵押 ETH 借到 USDT 。
貸款和借款的利率由池子的流動性大小來確定,即由貸方提供的貨幣總數量和借方的需求總數量之間的比率而波動。本質上出借人的利息來自貸款人的支付。
3. Dharma,P2P 撮合模式,無法隨借隨還
Dharma 是撮合借方和貸方的點對點協議。
Dharma 中由智能合約充當「擔保方」角色,評估借方的資產價格和風險。借方則根據「擔保方」提供的評估結果決定是否貸款給貸方,當貸方無法按時還款時,「擔保方」自動執行清算程序。
Dharma 平台的借款期限最長為 90 天,貸款利息是固定的。貸款人在放貸期間資金被鎖定,只有在與借款人匹配後才開始賺取利息。
Dharma 的借貸利率設定是相等的,這與 Compound 資金池模式形成鮮明地對比。
4. Aave,無抵押貸款,信用貸模式
Aave 抵押貸款中,最亮眼的就屬於 Flash 貸款(閃貸),閃貸使開發人員無需任何資金抵押就可以借款,即讓有技術的你,可以空手套白狼。
因此,閃貸主要用於套利,也可使用閃貸來償還欠款,以避免清算罰款。
從上面的四種模式可以看到:Makerdao 是沒有出借方的,資金是由用戶以足額資產抵押後從系統自動釋放出 Dai, 但 Dai 獲取有一定的資金成本即穩定費,可根據 DAI 盯住美元價值情況調節。
而 Compound 和 Dharma 是撮合出借方和貸款方的借貸市場,兩個平台主要自身無穩定幣主要是納入第三方穩定幣如 USDT 、 DAI 等,根據資金需求和供給確定一個合適的利率達成交易。其中 Dharma 根據期限和用戶的點對點匹配,成交量顯然沒有 Compound 的資金池匹配在效率上更高。
為此 Makerdao 和 Compound 就成了 DeFi 借貸中的兩種主流模式,其中 Makerdao 的抵押資產並向系統借貸 Dai,其本質就是一個鑄幣的過程,在 DAI 用戶群體多和價值穩定情況,DAI 的穩定費率可以是 1% 甚至 0,用戶可以用很低成本的借款來實現加槓桿,為此一直是 DeFi 中的頭把交椅。
而 Compound 採用資金池模式的借貸撮合,流動性相對較好但存在較高的借貸資金成本,貸款成本 7-8% 之間,儘管相對傳統金融已經低很多了,但用戶在無明確需求下不會隨便貸款,發展亦相對緩慢。
Comp 借貸挖礦的本質
Compound 的借貸資金池撮合模式,受制於借貸供需緩慢增長的限制,一直是在小步發展中。
但北京時間 6 月 16 日凌晨 2 點 20 分左右開始,Compound 宣布推出「借貸即挖礦 Comp 代幣」模式,即用戶使用 Compound 協議進行借貸交易即可獲得 Comp 代幣,且存款或借款利息越多,挖到的也越多。
Comp 是 Compound 準備引入的治理系統和治理代幣。總發行量 1000 萬個,其中借貸挖礦總量 423 萬個 Comp 、按以太坊每個區塊 0.5 Comp 分發的速度計算,每天約產出 2880 個 Comp,分 4 年挖完。 COMP 沒有預售和預留,分配比例如下圖
儘管 Compound 沒有預售,但從其早期股權投資者獲得代幣,可以估算其挖礦前的隱含價值。
Compound 有過兩輪融資,分別是種子輪融資 820 萬美元,A 輪融資 2500 萬美元,一共募資 3320 萬美元。根據 Comp 代幣的分配,有 23.96% 的 COMP 給投資者,即 2,396,000 Comp 代幣。
那麼 Comp 代幣隱含的價格=3320 萬美元/2396000=13.856 美元;相應 Comp 代幣隱含的市值=13.856*1000 萬=1.3856 億美元。
而根據 Comp Dashboard 數據顯示,Compound 所有市場在 6 月 15 日支付的利息總額為 3582.02 美元。而當時 Comp 每天產出 2880 Comp 幣,如果從利息等於產出的 Comp 價值出發:一個 Comp 挖礦獲得的成本等於 3582/2880 即 1.24 美元。
用戶將資產存入 Compound 並自己去貸出來,獲得 Comp 後變現的綜合收益相當可觀。存款用戶「利息+Comp 代幣挖礦」可讓實際收益翻倍增長,而貸款用戶「貸款利息支出減去 Comp 收入」,不僅讓貸款利息降低為 0,甚至貸款還能獲得額外的 comp 變現超額收益。
於是 Compound 的借貸資金池供需雙方開始翻倍增長,大量用戶參與借貸。借款總量從原先挖礦前的幾千萬,短短幾天一躍達到 2.3 億美金。
那麼 Compound 用戶存款的高收益或者貸款 0 成本甚至正收益,這部分的錢從哪裡來呢?來自 COMP 價格,即二級市場用戶買入 Comp 的錢,去補貼了挖礦用戶的收入。
但每日 Comp 供應量有限,隨著借貸交易金額近 10 倍增長,而挖礦用戶同樣借貸資金獲得的 Comp 數量就大幅下降。但沒有問題,只要 Comp 價格上漲,就可以彌補挖礦數量下降。二級市場 Comp 不斷拉抬價格,則必然會有更多用戶衝入資金池充當供需用戶,進行 Comp 套利。而最新 Comp 價格已經從 20 多美金,最高漲到最新 326 美金。
聽到這裡,幾年前中心化交易所——Filecoin 的交易即挖礦,也有同樣配方的感覺。但 Compound 和 Filecoin 還是不一樣,畢竟前者是去中心化的,後者是中心化的,後者出問題是資金被挪用等等。
Comp 的風險在哪裡?
儘管 Compound 是去中心化的,資金池中資金由智能合約保存是安全的。但是並不代表 Comp 代幣的投資沒有風險。
目前 Comp 的相關者其實就是四部分:股權投資者即股東、項目方即創始人及團隊、挖礦用戶以及 Comp 投機用戶。
就項目方來說,Comp 的價格拉升並在高位托住,會吸引更多人來套利從而做大交易資金池,吸引更多平台用戶以及資金池更好流動性,真正便利真實需求用戶,有效提升加密借貸平台的價值。
但是挖礦用戶是為了套利的,挖礦成本和 Comp 二級市場變現價格,是其觀察平衡點。投機用戶則是看 Comp 價格是否會繼續漲或者挖礦成本是否繼續抬升,作為其是否繼續持有和賣出的判斷依據。
一旦二級市場價格不能繼續上漲或者無挖礦套利利差可圖,挖礦用戶即會停止新增長;一旦二級市場價格不能繼續上漲或者挖礦成本不繼續上漲,二級市場新增投機用戶就不會繼續湧入。目前 COMP 價格持續上漲讓二級市場感覺意外,許多踏空用戶內心非常瘙癢,蠢蠢欲動。
另一方面,Comp 價格到 300 多美金或者更高時,相當於平台估值已經達到 30 多億美金甚至更高,而早期 13 美金的 230 多萬 Comp 代幣是否會有套現,以及團隊 25% 左右的代幣是否會變現一部分,都是未來可能會打破平衡的潛在因素。
當然,短期 Comp 不會立即破壞來之不易的大好形勢,後續 Comp 代幣在治理權限賦予以及平台收益給代幣分紅還是收益銷毀代幣,這些未出的牌都會用來維持 Comp 價格。
但不管如何,目前 Comp 交易即挖礦的模式中,投機用戶以及挖礦囤幣用戶,可能是這場遊戲中潛在的韭菜,只是這一棒不知道在何時以及何位置發生。
Comp 項目的潛在借鑒意義
不管未來 Comp 代幣價格如何走勢,Compound 平台通過交易即挖礦的模式,切實地幫助平台資金池實現供需兩旺,為 DeFi 世界帶來的新的熱點和引流點,並且一舉超越 DeFi 的前期龍頭成為新的龍頭。
未來 DeFi 熱點將會繼續擴散,更多項目都會採用類似的配方進行啟動,使得平台實現彎道超車,實現網絡效應。但後續一些優秀的 DeFi 項目如 makerdao/Aave 等,是否也會借鑒類似方法,利用其部分未確定分配方式的治理代幣或者從基金會、團隊中拿出一部分,用以借貸挖礦幫助快速擴大借貸規模,這個仍需觀察。
但 DeFi 熱點擴散後,更多魚龍混雜的項目方,會藉此收割韭菜並以極為難看的吃相跑路,典型的如過去各類游戲 DApp 和菠菜遊戲中,頻繁出沒。而 DeFi 涉及金融借貸,必須擦亮眼睛,行業也必須警惕類似項目壞了區塊鏈 DeFi 的一鍋好粥。
(以上內容獲合作夥伴 火星財經 授權節錄及轉載,原文鏈接 )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意見,不代表區塊客觀點和立場,所有內容及觀點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應自行決策與交易,對投資者交易形成的直接間接損失作者及區塊客將不承擔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