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追蹤和分析業者 Whale Alert 的最新報告顯示,為了保護比特幣網路免受 51% 攻擊,匿名比特幣區塊鏈創造者——「中本聰」在比特幣創建初期即挖出超過 1,125,150 枚比特幣,價值超過 109 億美元,仍舊是比特幣第一巨鯨。
據介紹,Whale Alert 上述結論是基於獨立研究人士、加密貨幣學家 Sergio Lerner 早前的研究結論。實際上從 2013 年開始,就一直有人想要去追踪中本聰所挖到的區塊,而 Sergio Lerner 則是基於幾種方法的判定,通過觀察可視化數據, Sergio Lerner 發現早期的比特幣挖礦都是由同一人透過修改後的挖礦軟體所進行,基本確定了疑似中本聰區塊的大概分佈情況,並將中本聰區塊統稱為「Patoshi Blocks」。
另一方面,Patoshi 早期開挖的區塊還包括與 Hall Finney 的第一筆比特幣交易資訊,後者是知名開發人員與早期比特幣提倡人士。

Patoshi 挖礦模式
在上方圖表中,Patoshi 模式是明顯可見的,
依據礦工儲存在每個比特幣區塊中的一些代碼所留下的模式,
為何 Patoshi 模式是獨一為二的?
根據 Whale Alert 解釋,這名礦工調整挖礦速度有兩個原因,
隨著比特幣網路成長,中本聰將他的哈希率占比維持在 60%,
顯然,中本聰試圖保護比特幣網路,
許多分析師認為,中本聰在 54,316 區塊高度處停止挖礦,
中本聰曾經賣出比特幣嗎?
由於全球比特幣哈希率提高,且挖礦行為增加,
依據停止開採的時間點、
挖礦行為與挖礦速度的系統性減緩,而且欠缺強勁支出, 顯示中本聰只對讓早年的網絡促進成長與保護感興趣。 Patoshi 挖掘的比特幣可能僅僅是這些努力的副產品, 剩餘不太可能被花掉。 雖然關於為何中本聰不乾脆燒掉這些代幣的疑問依然存在。
根據一名比特幣早期開發人員的說法,中本聰非常擔心 51% 攻擊,
實際上, Sergio Lerner 此前就曾表示,他已經決定不再深入研究「Patoshi 模式」,以免侵犯到中本聰的金融隱私,他如是說 ,
我不想再深入研究這個問題,我認為,我已經為比特幣的透明度做出了足夠的貢獻。若進一步深入探索,中本聰的隱私將蕩然無存。
熱門市場動態與新聞傳送門:
區塊客致力於發掘和整理各種與區塊鏈技術有關的內容,只要與區塊鏈或區塊客網站有關的合作和/或建議,我們都非常歡迎。請您發電郵至 [email protected] 與我們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