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端人工智慧(Edge AI)解決方案耐能智慧(Kneron)昨(20)日舉辦開發者大會,宣布推出全球首個 AI 結合區塊鏈共享平台 KNEO,未來 KNEO 將以 App Store 的形式對全民開放,使用者可自行開發 AI 應用並上傳至該平台,或下載其他人的 AI 應用後再進行改良,做成個人喜歡的 AI 形式,不侷限在大廠的 AI 標準之下,真正實踐 AI everywhere 的願景。 Kneron 創辦人暨執行長劉峻誠表示:
目前大部分的 AI 都集中於雲端上,當像是 Facebook 甚至是 Google 等科技巨頭掌控更多的個資及數據時,我們其實正在孕育的是一頭凶猛的科技巨獸,它不僅會侵入你我的隱私,更中心化地控制你我的選擇。 KNEO 平臺旨在將 AI 科技平民化、人性化,完全走入你我的生活中,並透過區塊鏈將數據掌控權歸還給個人,讓每個人可將其轉化為資產,透過授權從中獲利。
與一般 AI 晶片只做單一功能垂直的應用不同,Kneron 的晶片設計架構是一組「樂高積木」,其中一產品「Kneo Stem」AI USB,可以與不同的 Sensor 及應用結合,將樂高的精神發揮的淋漓盡致,只要把 KNEO Stem 插入小型單板計算機 Raspberry Pi 的 USB 端口,這簡單的計算機即具有 AI 功能,如執行物像偵測、人數統計、辦別年齡、性別,和透過攝錄機傳感器輸入的數據進行人臉識別;再以 KL520 為例,除了本身是智慧裝置之外,還可以數片疊加,也可加裝在舊型晶片上增加算力,直接與其他設備互相溝通,透過晶片建立自己的子網路,提高隱私性及獨立性。
邊緣運算結合區塊鏈,KNEO 讓消費者重奪行為自主權
綜觀目前世界上的 AI 應用,大多採技術至上的原則建構,而不是以使用者為導向,加上物聯網裝置連上雲端後,反倒引發使用者隱私、安全性、資料外洩以及設備製造商可及性的問題。另一方面,由於 AI 技術多掌握在知名大廠中,消費者等於無償提供自身的行為給這些科技大廠分析。
為了避免這種情況再度發生,Kneron 致力降低「終端物聯網產品」的技術門檻,讓物聯網裝置無需連上雲端,便可透過晶片自主學習,除了低資料外洩的可能性之外,KNEO 平台更結合邊緣運算與區塊鏈的技術,提供一個安全的網路,讓消費者可以建立個人化的子網路,保障自己的隱私權,更能讓消費者拿回自己的行為自主權。 Kneron 創辦人暨執行長劉峻誠向區塊客說明:
AI 可辨別個人生活習慣,結合區塊鏈的部分在於此數據應用及授權,換言之,區塊鏈因不可篡改的特性,保存下來的 AI 數據可因此轉換成數位資產,進而有效的授權及運用在保險、智慧工廠、醫療等特定產業。
耐能作為全球首創將 AI 整合區塊鏈底層晶片之代表性公司,為開發者提供 AI 應用的交流平台,除了可共享開發結晶,更實踐 AI 普及的目標,打造人人都是 AI 工程師的生態圈。會中也預告了耐能將推出新一代 AI 晶片,而產品細節、場景應用以及合作廠商等將於八月底正式公佈。
據介紹,KNEO 平台特色主要以邊緣運算 AI 構建而成,無需上雲,可在線下進行 AI 處理。除了作為開放 AI 平台以外,還利用區塊鏈技術保存個人使用行為記錄,保存下來的 AI 數據(例如購物習慣、駕駛行為、健康訊息等圖像或影片),可轉換為自行管理的數位資產,讓消費者對自己的數位資產擁有控制權,可自行決定是否要出售予大型科技公司或科技企業買家。
而此次耐能合作夥伴之一的國際信任機器股份有限公司(ITM)更向區塊客進一步解釋:
我們主要是處理區塊鏈擴容的部分,透過與區塊鏈 IC 整合技術,鏈上一個交易清算一百萬筆交易,換言之,我們可以將耐能插件內的數據存證,打包上鏈,供後端做認證及查詢。
據介紹,耐能智慧(Kneron)於 2015 年創立於美國聖地牙哥,為終端人工智慧解決方案的領導廠商,提供軟硬體整合的解決方案,包括終端裝置專用的神經網路處理器以及各種影像辨識軟體。 Kneron 目前在聖地牙哥、台北、深圳、珠海已成立辦公室,並擁有全球客戶和合作夥伴。
Kneron 於 2017 年 11 月完成 A 輪融資,投資者包含阿里巴巴創業者基金(Alibaba Entrepreneurs Fund)、中華開發資本國際(CDIB)、奇景光電(Himax Technologies, Inc.)、高通(Qualcomm)、中科創達(Thundersoft)、紅杉資本(Sequoia Capital)的子基金 Cloudatlas 以及創業邦。 2018 年 5 月與 2020 年 1 月,耐能分別完成由李嘉誠旗下的維港投資(Horizons Ventures)領投的 A1 輪與 A2 輪融資。截至目前為止,Kneron 獲得的融資金額累計超過 7,300 萬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