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密貨幣交易所有兩種類型,中心化交易所和去中心化交易所。目前,中心化交易所在交易市場上保持著重要的主導地位。但去中心化交易所的發展也不能忽視,即俗稱的 DEX 。 DEX 全稱 Decentralized exchange,簡單來說就無許可非託管的交易所。主要特點就是大部分無 KYC 、無需註冊登錄,即用即走提供交易兌換服務的交易所。
7 月份對於去中心化交易所來說是特殊的月份,這一個月去中心化交易所交易量超過了 40 億美元,佔中心化交易所交易量的 4%,是 DEX 的歷史最高月交易量。 DEX 的交易量與傳統交易所交易量比從 6 月份的 2.1%,上升達至 7 月份的 3.95% 。這是一個相當大幅度的提升,要知道在 6 月份之前,這個比例甚至從未超過 1% 。
去中心化交易所類型
DEX 有兩種類型。第一種是訂單式 P2P 交易所,它採用競價模式來完成交易。第二種 DEX 類型是基於流動性池的交易所,通過自動做市商來完成交易。
訂單式 DEX 中,一名交易者的買入指令與另一名交易者的賣出指令相匹配來完成一筆交易。訂單交易的核心概念更適合中心化交易所,交易所結構集中,平台流動性強,這樣也確保有一個緊密的價差。因此,交易者在下單時面臨最小的差價損失。
DEX 允許交易者提交兩種類型的訂單,分別是限價訂單和市價訂單。用戶提交市價訂單,以最佳的價格購買加密代幣。通過將買賣雙方的開倉單配對,在 DEX 訂單上完成交易。另一方面,DEX 開倉單為交易者設定一個指定的價格來購買一定數量的代幣。這類最火的 DEX 包括 EthFinex 、 IDEX 和 EtherDelta 等交易所。
這類 DEX 在以太坊上最具代表的是 IDEX,訂單式的 DEX 使用流程與中心化交易所類似,登錄的方式換成了登錄錢包,發出限價訂單交易的同時也完成了交易。深度足夠的情況下一種資產過了一道智能合約又換成另一種資產回到錢包,第一次體驗這種無需信任的交易方式會讓你感受到區塊鏈的魅力。
為什麼 DeFi 代幣與訂單式去中心化交易所不兼容?
DeFi 和訂單式去中心化交易所模式並不能很好的相互匹配。因為 DeFi 領域還處於萌芽階段,大多數 DeFi 協議都處於早期階段,所以 DeFi 代幣還沒有足量的追隨者,無法保證市場上有更多的交易者參與進來。
另外,由於 DeFi 代幣空間流動性不足,交易量大,其價格更容易波動。這種價格波動會造成惡性循環,價格波動較大的代幣不太可能被訂單委託交易所接受。雖然 AMM 領域已經實現了迅猛增長,但必須解決資金效率底下、多幣種持倉和暫時性虧損問題,才能建立所需的基礎架構,吸引來自傳統行業的大規模流動性提供方。
自動做市商模型則完全適合於 DeFi 代幣。它們利用算法操作,匯集做市商和交易員的流動性。算法通過設置參數來完成平台上的交易,每個自動做市商交易所都將買方和賣方的資金存儲在一個外鏈流動性池中。
基於流動池的去中心化交易中心
基於流動性池 DEX 背後的算法被稱為自動做市商(AMM)。這並不是一個新概念,因為自動做市商在機制設計和學術博弈論圈子裡已經被人們所熟知,他們對自動做市商的了解已經超過十年了。然而,這一概念最近才在加密領域中流行起來。
做市商的工作是交易所買方或賣方的交易對手方,以維持交易所的流動性。做市商通過自己的賬戶買賣資產,其目的是盈利。他們在交易所進行交易,為其他交易者創造了流動性,並降低了大單交易的交易滑點。
自動化做市商則在 DeFi 等虛擬市場中使用「Money Robots」算法模仿傳統做市商的交易行為。雖然目前存在許多不同模式的去中心化交易所,但是採用 AMM 模式的去中心化交易所一直都保持著最高的流動性和日平均交易量。
自動做市商 DEX 與訂單委託去中心化交易所不同。它不指定賣方想要出售數位資產的價格,它也不指定買方想要購買數位資產的金額。相反,自動做市商交易所將加密資產匯集到一個流動性池中。然後,利用確定性算法來做市,該算法使用一些預定義的標準來向買家報價,但每個自動化做市商交易所都有自己的算法。
目前,Uniswap 公司是 DEX 領域的市場領導者。 Uniswap 在運營中採用自動做市商模式,允許所有人向交易所提供流動性來賺取 Uniswap 的費用。用戶在 Uniswap 上提供流動性賺取的費用就是他們從 Uniswap 上的交易活動中賺取的份額。
那麼自動做市商模式最吸引人的特點是什麼呢?那就是加密社區內的任何用戶都可以成為流動性提供者。這樣一來,提供流動性的用戶也可以從 DEX 中獲益。 DEX 領域還有其他成功的玩家,比如 Bancor 、 Balancer 和 Curve 等。
從 Bancor 到 Uniswap 再到 Curve,許多團隊都在創新 AMM 技術,致力於為所有數位資產提供實時的流動性。 AMM 不僅能像傳統做市商一樣提高市場流動性,還具有安全可靠、沒有地域限制和無須託管的特性。
結論
去中心化交易所與 DeFi 領域的兼容,讓 DEX 走上了超速發展的道路。有專家認為,去中心化交易所必須變得更加人性化,才能支持 DeFi 領域的發展。一旦資金的定制化水平和利用率得到提升,並且下行風險有效得到控制,DeFi 領域的資金規模一定會出現爆發性增長。 DEX 是 Defi 生態中的重要基礎設施,擁有自動做市商、體驗更好的儲存式 DEX 吞食著訂單市場。判斷一個 DEX 是否值得投資,最好的辦法是親身體驗。在被 DeFi 熱潮淹沒的同時,不妨體驗一番,你會發現原來 DeFi 並不是那麼複雜。
參考文章:
- NOWNodes:Decentralized Exchanges in 5 Minutes
- 星球日報:《以太坊之外第二世界的 DEX》
(以上內容獲合作夥伴 火星財經 授權節錄及轉載,原文鏈接 | 編譯:Bite)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意見,不代表區塊客觀點和立場,所有內容及觀點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應自行決策與交易,對投資者交易形成的直接間接損失作者及區塊客將不承擔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