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美國財政部隸下金融犯罪防制署(FinCEN)爆發「秘密資料外洩事件」,揭發全球大型銀行在防制洗錢、打擊金融犯罪方面的失敗。
事件起因最初是由《BuzzFeed》發起,這家美國網路新聞媒體將 2100 份遭外洩的可疑活動報告(SAR)和「國際調查記者同盟」(ICIJ)分享,隨後再聯合 88 個國家的 108 家國際媒體,共 400 名記者展開「重量級調查」,而台灣《天下雜誌》就是其中一員。
調查報告發現,從 2000 年到 2017 年期間,德意志銀行、摩根大通、匯豐、渣打和紐約梅隆等在內的數家跨國大型銀行,縱容多達 2 兆美元的「髒錢」在國際金融體系內自由穿梭,明知資金來源可疑,仍持續為「已被定罪的客戶」洗錢,並從中獲利,即便受美國當局裁罰也無動於衷。
ICIJ 說,「2 兆美元」、「2100 份報告」僅僅是這些年來,銀行業向 FinCEN 提交報告的一小部分。
醜聞爆發當天,歐美金融股大崩盤,引爆全球銀行類股賣壓,銀行股跌成一片,道瓊一度狂瀉 900 點;滙豐在香港股價一度跌至 29.6 港元,創下 1995 年新低點;渣打銀行也下挫 3.8% 至 35.8 港元,是今年 5 月 25 日以來最低。
根據報告分析,情況最嚴重的是德意志銀行,處理過的可疑資金高達 1.3 兆美元。比起 5 年前被美國監管機構「重罰」的 2.58 億美元,這家銀行近 20 年曾協助遭美國政府制裁的伊朗、利比亞、敘利亞、緬甸、蘇丹等國金融機構,移轉約 109 億美元資金。
美國摩根大通銀行則僅次於德意志銀行,涉入不法資金約 5,140 億美元,包含為涉入馬來西亞國家主權財富基金「一馬發展公司」(1MDB)貪腐案的核心人物劉特佐移超過 10 億美元;在川普陣營前競選總幹事 Paul Manafort 因與烏克蘭親俄政黨來往,被控洗錢和貪腐而辭職之後,該銀行仍為其處理匯款。
另外,英國匯豐銀行也被揭發,明明已獲美國當局告知,其美國華裔客戶徐明(Ming Xu,譯音)疑似策劃「龐氏騙局」獲利 8 千萬美元,卻仍 2013 、 2014 年間,協助他將款項從美國轉至香港戶頭。
最後,FinCEN 外洩文件顯示,紐約梅隆銀行(BNY Mellon)還曾幫助加密貨幣龐氏騙局 「維卡幣」(Onecoin)轉移大約 1.37 億美元。早在 2017 年,紐約梅隆銀行就將 29 筆屬於 Onecoin 的交易標記為可疑交易,但美國監管機構卻未採取任何行動。
更諷刺的是,明知傳統金融體系洗錢問題氾濫,美國總統川普仍下令指示財政部長 Steven Mnuchin 專注打壓比特幣 ,而他也照做了,並在公開發表言論時錯誤聲稱「法定貨幣不是洗錢的工具」,而「比特幣和其他加密貨幣中,就有數十億美元的交易用於非法目的」。
近日,據環球銀行金融電信協會(SWIFT)報告就指,加密貨幣在洗錢中的角色被誇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