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幾個月,除了像 Polkadot、Uniswap 這種「明星項目」上線引起一大波關注之外,你可能發現,絕大多數吸引到眼球的,都是一些在 Uniswap 上首發的「創新型」項目。
這些創新有些很顛覆,有些只是對當前 DeFi 生態的一些「小改動」,卻讓人眼前一亮, 或是拍案叫絕。這些項目的幣價也往往像過山車一樣,忽上忽下,有人暴富,有人歸零。
不過不管怎麼說,在今年幣圈 DeFi 主旋律的前提下,你應該對這些創新有所了解,這些項目,也·是讓人覺得區塊鏈,尤其是 DeFi「好玩」的重要所在。
流動性挖礦:Compound、Balancer、YAM
流動性挖礦是今年 DeFi 圈,甚至是整個區塊鏈 2020 年最火的概念,沒有之一。
「始作俑者」應該是 Compound 與 Balancer 兩個項目,如果你再繼續往回追溯,可能 Fcoin 才是這個概念的最早發起者。
然而將這個概念發揚光大,或者說人人都能脫口而出的流動性挖礦之最,YAM 或許才是大家的首選。
正如當年 Fcoin 火了之後,後面緊接著數十個「交易即挖礦」交易平台一樣,YAM(紅薯)之後,緊接著出現了各式農作物與菜譜:蘿蔔(CRT)、義大利麵(PASTA)、鮭魚(SAL)、壽司(SUSHI)、泡菜(KIMCHI)、豬排(CHOP)、餃子(jiaozi)……
可以說,評判一個項目或是概念是否具備創新性,一個很重要的指標便是——在它之後是不是出現了一堆的仿盤。
流動性挖礦隨著 DeFi 近期的下跌,已然不復之前的風光,然而短短幾個月進化到現在,也已經出現了不少變種和新的玩法。可以預見的是,流動性挖礦不會消亡,它依舊會是許多項目的代幣分發方式。
公平啟動與聚合器(機槍池):YFI 系列
嚴格意義上來講,YFI 也可以放在剛才的流動性挖礦裡,因為在 YAM 之前,是 YFI 使用流動性挖礦,創造了 1、2 池公平啟動這個概念。
具體來講,就是 1 池非本幣抵押(通常是 ETH 或是穩定幣之類)挖礦,低風險低收益。2 池本幣流動性抵押(本幣+ETH 的 Uni 做市流動性證明)挖礦,高風險高收益。無預挖,無 VC,無私募等等,所以叫做公平啟動。
YFI 創造的另一個概念便是 Vault——中文俗稱機槍池,用戶存入 ETH 或是穩定幣之類的資產,機槍池通過流動性挖礦或是借貸等策略(最早主要是 CRV 挖礦)自動去為客戶尋找資金最高收益的去處。
在 YFI 之後,誕生了多少個類似系列的仿盤,便可知 YFI 在概念創新上是一個多麼大的成功,自身幣價超過比特幣之後也是讓無數人大跌眼鏡。
然而在近期 DeFi 普跌的大環境下,各類 YFI 作為聚合器收益也是驟降,已然不復當年之勇,甚至有人說 YFI 進入了「中年危機」,但不管怎麼說,聚合器作為 DeFi 收益管理,必然佔據生態鏈上的穩定一環。
流動性搬遷:SushiSwap
Sushiswap 創造了一個很有意思的概念——流動性搬遷,說的白話一點,就是偷你的流動性。
Uniswap 本來自己運行的好好的,雖然沒發幣,但是一直在 DEX 裡傲視群雄,Balancer 倒是發了幣,但是依舊不是對手,被 Uniswap 壓得喘不過氣來。
這時 Sushiswap 橫空出世了,非常的簡單粗暴,我就是 Fork 你,但是我有幣!
於是乎一大波資金過去挖礦,然後 Sushiswap 來了個更絕的釜底抽薪,把去挖礦的流動性,從 Uniswap 上搬過去了。
這導致 Sushiswap 的 TVL(資產鎖倉量)一度超過了 Uniswap,在 DEX 老大位置上坐了兩天龍椅。
當然,老大還是老大,不可能輕鬆被一個 Fork 這樣打敗,Sushi 的寶座坐了沒兩天,就被 Uni 重新奪了回來。
但不管怎麼說,Sushi 這一波流動性「掠奪」,也算是開了圈內先河,在 Sushi 之後,圈內出現了一大波 Swap,很多仿照 Sushi,不光搬 Uniswap 的流動性,還用 Sushi 的 LP 挖礦然後去搬 Sushi 的流動性,看著許多流動性搬來搬去,是件挺有意思的事。唯一不變的,依舊是 Uniswap 老大的地位。
讓穩定幣更加穩定:Pickle(酸黃瓜)
Curve 最先出來的時候,很多人都是——我去,這麼復古的麼,這也太醜了。
然而人家就是憑藉那個簡陋的頁面,做到了穩定幣兌換的龍頭,滑點之低,深度之好,秒殺一眾 CEX。
然後 Pickle 這個酸黃瓜,想要通過流動性挖礦,給予代幣獎勵,來調節 Uniswap 上的穩定幣池深度,使得穩定幣更加穩定。
原理很簡單,通過去 Uniswap 給 DAI-ETH、USDC-ETH、USDT-ETH、sUSD-ETH 等提供流動性,便可以獲得 PICKLE 代幣的獎勵。Pickle 還很貼心的提供了像是從 Sushiswap 到 Uniswap 的一鍵搬遷工具。
Pickle 本身也賦予了代幣使用價值,做了一個黃瓜罐頭 Pjar,類似於 YFI 那種聚合器,同時治理計劃引入二次投票(quadratic voting)的模式,得到了 V 神點贊「Nice」,然後點贊當天幣價直接飆升了七八倍……
嚴格意義來說,Pickle 只能是微創新的項目,然而這也比其他各式單純的 Fork 和複製貼上好太多,還是期待圈內能有更多類似的微創新項目出現。
要富一起富,要死一起死:Core
Core 是個很嚇人的項目——你添加了流動性,不能撤出!很多最早去挖礦的投資者不知道這事兒,急火火充進去挖賣提了之後想撤出,發現走不了,嚇壞了,不過因禍得福,暴富了一批人。
就這麼個完全不知道幹什麼用的代幣,單價一度接近一萬美金,現在 DeFi 暴跌的市場環境下,還有近 4000 美金的單價。
Core 的創新在於代幣經濟,原先流動性挖礦是礦工挖提賣,流動性可以隨時撤走,撤走的時候一般來說還會再砸一波。Core 是直接拿合約把礦工挖礦的資金鎖死,不讓你走。想回本?只能靠挖出來的 Core 越來越多,價格越來越高才行,典型的「要富一起富,要死一起死」。
而且更重要的一點是,因為鎖死了流動性資金,Core 就有了一個底價,關於這個,肯定牛資本的賈總在微博上評論過,就直接在這兒引用了。
NFT:YFI Insurance、MEME、Aavegotchi
今年第一個掀起 NFT 熱潮的,既不是 MANA,也不是 Enj,反而是 YFI。
眾所周知,NXM 的保險要 KYC 的,這也把很多投資者擋在了門外,雖然後面有了 WNXM,但是由於數額限制,依舊供不應求。
於是 Andre 天才的設計了針對涵蓋 Balancer、Compound、Curve、Synthetix 和 yearn.finance 的保險合約部署,以 NFT(基於 ERC721)的形式將保險單代幣化。承保人是 Nexus Mutual,這樣既無需 KYC/AML,而且你的保單還可以轉讓,銷售等等。
Meme 則是在蔬菜瓜果的流動性挖礦氾濫之後的一個玩笑版作品,結果硬是被強大的社區弄成了狗狗幣的風格,價格在 Dontbuyme(別買我)的口號下一路飆升,最高接近 2000 美金。
MEME 現在已經度過了玩笑階段,自身代幣成了挖掘 NFT 的「鋤頭」,而代幣價值,還是要取決於挖出來的 NFT 的自身價值,比如與知名藝術家建立合作夥伴關係;各種稀有 NFT;虛擬土地或遊戲資產等等,總之也算是一個 NFT 界的創新項目。
Aavegotchi 則是一個 YFI 老大 Andre 強調的未來 DeFi 方向 Gamfi 的代表性項目,相當於融合了 DeFi+NFT+遊戲+DAO,每一個 Aavegotchi 的 Token 都是 ERC721, 背後管理著一個託管合約地址,裡面有 Aave 支持的 ERC20 抵押物,作為基礎價值,而後根據抵押資產數量、遊戲裡的不同特質和對應的遊戲裝備來決定其稀缺性與 “額外價值”,很像是加密貓與 DeFi 的結合。
基於 DAO 的開發軍火庫:Buidl、Build
兩個都是孵化器系列,只不過一個非匿名團隊,一個匿名。
都是 DAO 的風格,都是母幣+子幣設計,母幣可以獲得子幣空投,參與子幣項目治理,獲得子幣收入分成,參與子幣流動性挖礦等等,總之每一個子項目除了擁有自己的代幣之外,也都會反哺母幣。
Buidl 上面有大兒子 ARTE(一個 NFT 項目),二兒子 Unifi(一個基於 Uniswap 的穩定幣以及流動性匯集項目)。
Build 上面正在開發 Metric(一個社區版 1Inch),一個 OTC Market,和一個 Core 的仿盤項目。
如果不跑路,相信 1、2 年之後 Build 和 Buidl 裡面都會誕生數個挺有創意的項目,只要有 1,2 個成為爆款,作為孵化器系列的母幣相信就能水漲船高,這也算是一個 DeFi 界獨有的開發模式。
不花錢的投票與投票聚合器:Snapshot、CVP
隨著 DAO 和 DeFi 的盛行,治理越來越多的進入了我們的視線。
然而當前的鏈上治理面臨著兩個很大的問題:
一、太貴。以太坊堵的時候,投一次票十幾二十美金,即便你有參與治理的意願,你還得願意花這個錢不是?這樣的結果是非土豪無法投票。
二、投票意願低且治理權分散。要知道,大多數人在沒有激勵或是約束的情況下,都是不願意參加治理的,不信,看看各個國家總統大選的投票率便知道。
這兩個項目就是解決這兩個痛點的,Snapshot 通過快照技術,把投票放到了鏈下,又快又便宜,短短 1 個月,已經有 130 多個區塊鏈項目在使用了,最近 Aragon 和 Balancer 更是各提供了 10 萬美金資助 Snapshot 開發。
CVP 則是一個治理聚合平台,通過將治理代幣整合在一個借貸池中,專門為治理代幣提供流動性。這樣第一可以把治理代幣的權利進行聚合,第二又給了治理代幣持有者流動性挖礦獎勵,鼓勵他們要么參與治理,要么放代自己的治理代幣獲得收益。
小結
剛才提到的這些項目,如果仔細想想,其中大多數具備以下三個特點:
一、對現有的生態尤其是 DeFi 生態做出了一定的改進和創新,而不是之前項目的單純 Fork;
二、一開始大多數人看不懂,不過等看懂的時候價格都老高了;
三、後面往往會出現一堆仿盤- 比如各個農作物挖礦系列,姨夫系列,Sushiswap 後面的各個 SWAP 系列,現在 Core 現在市面上也出現了 N 個仿盤。
(以上內容獲合作夥伴 火星財經 授權節錄及轉載,原文鏈接 )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意見,不代表區塊客觀點和立場,所有內容及觀點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應自行決策與交易,對投資者交易形成的直接間接損失作者及區塊客將不承擔任何責任。
【亞洲最大 Blockchain Legal Forum: 第二屆區塊鏈應用法律高峰論壇】
▍活動資訊
◼日期:2020 年 10 月 19 日(星期一)
◼時間:09 : 00-17 : 30
◼地點:台北市信義區松仁路 123 號 (華南銀行)
📍 詳細資料請至活動官網:blockchainlegalforum.com/#
熱門市場動態與新聞傳送門:
區塊客致力於發掘和整理各種與區塊鏈技術有關的內容,只要與區塊鏈或區塊客網站有關的合作和/或建議,我們都非常歡迎。請您發電郵至 [email protected] 與我們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