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讚賞公民」運動始於 2019 年 1 月 1 日,是整個 LikeCoin 計畫跟普羅大眾的介面。所謂普羅大眾,是指不認識也沒興趣學習區塊鏈和密碼貨幣,甚至或許並不寫作,但願意支持創作的人。
由零開始證明:「自利」非人性之唯一
基於這個定位,讚賞公民的設計務求做到讓用戶無需學懂密碼貨幣,從註冊到日常使用,根本不會看到區塊鏈、錢包、交易所等等「火星語」。
簡單來說,用戶每月貢獻 5 美元,然後如常看文章,如常在喜歡時按讚,系統就會替用戶自動把 5 美元大致平均分配出去,「化讚為賞,回饋創作」。除了用戶付出的 5 美元,另設創作基金,由包括免費用戶在內的所有讀者按讚分配,但讚賞公民的按讚權重較高。
讚賞公民運動剛開始時,評價普遍認為沒有人會純粹為了回饋創作,在沒有其他獲益的前提付費。一年零九個多月過去,現時的活躍讚賞公民人數一千八百多,或多或少說明了,自利並非人性的唯一邏輯,至少,有一千八百多人並不這麼認為。「你可以說我造夢,但我並非孤單一人。」
真的,現在回頭看整件事情平平無奇,不值一曬,但從剛開始時被大部分人判定計畫反人性、不可行,一路上如履薄冰,走到今天,難怪計畫發起人稍微舒一口氣。
但我們絕對不是自滿。相反,團隊很清楚運動的現有規模,相對於整個創作圈、內容產業來說小得九牛一毛也說不上。我們也意識到,即使我們盡了最大力氣去做短片、寫懶人包,而用戶無需了解技術細節,對普羅大眾來說現有讚賞公民機制依然不夠簡單。從客戶服務工作中,我們甚至發現部分讚賞公民即使在支持,也沒能完全明白運作機制。
新機制三大重點
有見及此,我們正計畫改良及簡化讚賞公民的機制,務求把運動推向更廣泛的群眾,將規模推上另一個台階。新讚賞公民運動將包括三項主要改動:
一、讚賞公民的每月回饋改為定點投放,全數給予指定創作者,不再以按讚分配。
二、讚賞公民的每月回饋金額,除預設的 5 美元,亦可選擇其他階梯,回饋更多;除此之外,亦可選擇付出多份回饋,同時支持多位創作者。
三、讚賞公民可收到由創作者發送,支持者的專屬電郵。
新機制預計於年內實施。
雖然我們相信新讚賞公民機制更為簡單清晰,但也充分理解打從運動初期就支持的用戶,對「化讚為賞」理念的深刻認同與深度實踐——因為,團隊成員也是用戶——因此,除非主動選擇轉制,否則改制前註冊的讚賞公民將維持原機制不變。
「化讚為賞」作為讚賞公民運動的獨有理念,在新機制之下依然是核心,按讚繼續用於每日分配創作基金。而持續發展與維護創作基金的原則,則會逐步去中心,交由社群以流動民主的方式治理。
公地悲劇的解方遇上公地悲劇
跟 Matters 站長潔平討論讚賞公民改良方案時,基於雙方的默契,我超簡短地解釋,方案是「把大鍋飯改為小鍋飯」。
讚賞公民以至整個 LikeCoin 計畫的初心是要回饋創作,處理創作者得不到應有回報的問題。但極小部分知名創作者的收入一向非常可觀,所以說精準一點,運動的目標是為頂尖外的大部分作者創造收入,而路徑是鼓勵讀者每月撥出預算,再加上配對的創作基金,以阻力極低的化讚為賞微支付,回饋小眾作者與作品。可以說,讚賞公民是為非主流創作這場公地悲劇(tragedy of the commons)提供解決方案。對於一群牧羊人,因為公有草地大家都可放牧,雖然每個人都會用到,卻因此沒有人特別在意去打理,「最多人共享的,所得照料最少」,謂之公地悲劇。
雖然讚賞公民運動兩年來得到一定的愛戴與支持,但客觀事實是,相對於類似的回饋創作解決方案如 Patreon,讚賞公民的規模及不上百分之一,主因帶點諷刺,也是公地悲劇。對於創作者來說,由於讚賞公民的每月回饋並非全歸自己而是透過按讚分配到整個社群,絕大部分創作者不會太用力鼓勵支持者成為讚賞公民。近兩年的讚賞公民運動,見證了「大鍋飯」帶來的喜與悲。
因此,改良方案的第一重點正是透過把每月回饋全數給予單一創作者,確保創作者有足夠誘因去轉化支持者成為自己的讚賞公民。這項改動對部分現有的讚賞公民來說,可能像個妥協,是項退步。但退一步海闊天空,只要這項改動能讓創作者更主動鼓勵支持者成為讚賞公民,把整個生態做大,單是創作基金這「小鍋飯」,就足以超越原有機制的「大鍋飯」,最終不只是具叫座力的創作者收入增加,小眾長尾創作者的收入,也可望有所提升。
方案的第二重點無需多解釋,不過是提供工具,讓更具叫座力的創作者多收費,也讓願意回饋更多支持者多付費。事實上早就有讚賞公民表示願意支持更多,但因運動鎖定了 5 美元回饋金額而作罷,當下的改動也同時是我們對這類需求的積極回應。
兼顧開放與專屬
至於增設支持者專屬電郵的改動,雖然看似簡單,卻也是經過深思熟慮的規劃。除了回饋創作,讚賞公民的另一重要理念是鼓勵資訊開放。我們絕對尊重知識產權,但認為保留產權與封鎖內容之間並無必然關係,相信為了收費把資訊封鎖的「付費牆」paywall 並非最理想的商業模式,而是沒有更佳選擇下的無奈之選。
即使撇開讓窮人都能獲取資訊等理念不談,純粹從創作者的需要出發,很多時創作者的首要目標正是報導新聞、宣揚理念與分享創意,在在與付費牆背道而馳。同一時間,很多讀者回饋的出發點是為了支持作者或者獲得某些體驗——讚賞公民證明了這點,「因為不訂閱就看不到才會支持」,這種以人性自利作唯一假設的傳統經濟學框架,在數位世界反而不完全適用。
既鼓勵資訊開放,又要同時滿足創作者私下跟支持者溝通的需要,讚賞公民運動的方案是讓創作者沿用原有平台發布開放內容,但善用電郵這個傳統而不過時,幾乎人皆有之的工具發放支持者專屬內容。
創作者既無需為收費而把內容搬家,亦無需特意安裝新工具,無論是專屬文章、電子報、節日祝福以至悄悄話,透過慣用的電郵軟件就能向所有支持者發信和收信,同時照顧開放與專屬、公共與私密兩個層面的需要。
共創一個生態
借這個機會,我想再次衷心感謝兩年以來支持過讚賞公民運動的所有人。
無論是回饋創作的讀者,創作、評論、報導的作者,還是提供平台,整合化讚為賞 LikeCoin button 的立場新聞、獨立媒體、眾新聞、 Matters 、方格子、探路客以及其他 1300 多網站,都是不可或缺的持份者,為讚賞公民在華文及小眾圈子打下良好基礎,準備在機制演化後,發展至其他語言文化及普羅大眾。
【亞洲最大 Blockchain Legal Forum: 第二屆區塊鏈應用法律高峰論壇】
▍活動資訊
◼日期:2020 年 10 月 19 日(星期一)
◼時間:09 : 00-17 : 30
◼地點:台北市信義區松仁路 123 號 (華南銀行)
📍 詳細資料請至活動官網:blockchainlegalforum.com/#
免責聲明:本文只為提供市場訊息,所有內容及觀點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不代表區塊客觀點和立場。投資者應自行決策與交易,對投資者交易形成的直接或間接損失,作者及區塊客將不承擔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