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應數位經濟時代來臨,交易商品類型及模式推陳出新,加密貨幣也成為部分投資人關注標的,與此同時,意識到加密資產將成為金融服務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KPMG 也持續關注加密資產牽涉到的法律監管制度、會計帳務呈現、政府稅收等議題。
KPMG 協同主持會計師、稅務投資部執業會計師陳彩凰表示,一般談到加密資產的稅務議題,大家最關切的問題包含兩大方面。
像是在交易平台方面,無論是境外或境內,平台所收取手續費如何課徵營業稅?採總額法或淨額法?若是外國業者透過網際網路來經營平台時,又將如何課稅?
另外,從數位貨幣買賣雙方來分,交易雙方是否需要課稅?該如何計算?交易損失可以扣除嗎?此外,在家裝機房挖礦,將挖得之數位貨幣在交易所買賣,如何課稅?挖礦的成本如何計算?
而至於稽徵機關關注的議題,無非就是如何取得資料,以及如何進行審查。
除了 7 月針對數位經濟提出規範架構外,日前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發布虛擬貨幣稅務報告,除說明各式廣泛的加密資產性質外,也歸納了各國針對虛擬貨幣之各類課稅規範,包括所得稅、營業稅及財產稅等。
陳彩凰指出,目前各國監理規範不一,像是日本規範於挖礦取得時即應課徵所得稅,而法國及英國則至交易時才課稅。而台灣則是還未定調針對加密貨幣的稅收規範,不過預計監管機關可能會遵循過往針對跨境電商稽核的模式,從包括資訊流、金流等方向做調查,再擬定監管規範。
不過陳彩凰也坦言,目前並未在台灣看到擬定加密貨幣框架,並對加密貨幣相關交易徵稅的實例,導致會計師難以有一範本,可以為客戶估算確切要繳多少稅,所以她也期望,到明年這個時候,政府已經為加密貨幣擬定相關稅收框架,或至少開啟與稽徵機關對話的可能性,讓各方有法可循。
KPMG 安侯法律事務所執行顧問、私募基金產業協同主持人孫欣,則針對欲投資加密貨幣項目的企業,以及欲針對加密貨幣項目開啟募資的金融科技廠商,提出了關於募資的幾點提醒,包括在募資時會簽的法律文件,以及在投資前,確認項目的商業模式是否符合法規等。
孫欣並分享自身經驗,以日月潭 Sup 立式划槳教練多會幫忙彼此負責的學員,避免任一學員出意外,進而影響日後遊客來日月潭立槳的例子強調,新創業者在拼事業、拼創新的同時,仍要特別注意產業內存在的潛在風險,以免因小失大,因為單一事件影響整體產業的發展。
(本文系由區塊客和 KNOWING 合作聯合發稿)
熱門市場動態與新聞傳送門:
區塊客致力於發掘和整理各種與區塊鏈技術有關的內容,只要與區塊鏈或區塊客網站有關的合作和/或建議,我們都非常歡迎。請您發電郵至 [email protected] 與我們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