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萬美元富豪證券經紀人、知名黃金多頭、比特幣懷疑論者 Peter Schiff 在 18 日早上醒來時,發現他的銀行帳戶因國際刑事調查受到新的檢視。

根據澳洲報紙 《The Age》、《紐約時報》報導,主要西方國家政府務機關組成的稅務機構聯合任務小組 J5 已對 Peter Schiff 在波多黎各歐洲太平洋銀行(Euro Pacific Bank)的「數百個」帳戶進行調查,查明是否涉及逃稅與其他金融犯罪。J5 小組的最初組成原因,是因應巴拿馬文件(Panama Papers)重磅消息曝光而因運而生。

上述媒體報導詳細提到一個似乎是個深不可測的組織,負責隱匿一群地下商人和犯罪人士的財產,還靠著透過 Google 快速搜索篩選後招募員工,賦予他們的任務是吸引客戶,例如澳洲知名詐騙和避稅大師 Simon Antequetil 這類客戶。

報導還揭露歐洲太平洋銀行可能玷污 Schiff 所青睞的公開持有資產:黃金。

前澳洲聯邦警察調查員 John Chevis 在 2017 年發現,西澳政府擁有的珀斯鑄幣廠與歐洲太平洋銀行有關係。John Chevis 當時對《The Age》表示:

我感到非常驚訝。我認為存有重大風險,歐洲太平洋銀行客戶在珀斯鑄幣廠內持有的一些黃金,可能是為世界上其他地方的犯罪份子持有。

不過, Peter Schiff 在上月接受《The Age》訪問時,否認歐洲太平洋銀行有不當行為,他說這家銀行「拒絕帳戶的數量比我們獲核准的還多,因為我們的法遵非常嚴格。」他說,相關指控「不符合事實」,後來更氣衝衝結束採訪。

但是,報導中的一項關鍵細節可能會凸顯為何 Peter Schiff 會這樣強烈批評比特幣這種世界上最受歡迎的加密貨幣。《The Age》的報導指出:

該銀行的安全性可能是個問題… 從一點來看,俄羅斯試圖勒索該銀行 1 千枚比特幣贖金,價值數百萬美元。

雖然 Peter Schiff 最早從 2013 年開始批評比特幣,但上述勒索未果的計畫或許能夠解釋為何他近期尤其大力批評比特幣,最顯著的是在推特上與加密貨幣交易所 Gemini 共同創辦人 Tyler Winklevoss 上演口水戰。

Peter Schiff 還大力提出有關駭客、尤其是與加密貨幣相關駭客的歷史。在今年 7 月,Schiff 指出一名美國青少年駭入多個推特帳戶,可能是比特幣被駭客入侵的預兆,另外在 4 月,Schiff 也在推特上貼文,指出可能因科技演進,導致區塊鏈被駭,並且出現造假的比特幣。


熱門市場動態與新聞傳送門:

區塊客致力於發掘和整理各種與區塊鏈技術有關的內容,只要與區塊鏈或區塊客網站有關的合作和/或建議,我們都非常歡迎。請您發電郵至 [email protected] 與我們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