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以太坊向 2.0 邁進,DeFi 在夏天的爆炸性增長使平台上的 Gas 費暴漲。如果說有一些有擴容公鏈平台能夠超越以太坊,那麼現在就是最佳時機。儘管大家都在談論「以太坊殺手」,但那些平台都未能獲得那般成功。
為什麼會這樣呢?大多數人認為是以太坊的先發優勢和網絡效應。其他平台則認為,它們還處於早期,還沒有進入零和遊戲狀態。 Polkadot 、 Dfinity 等備受期待的協議有些是剛剛推出,亦或即將推出主網,所以在我們宣布任何贏家之前,還有很多遊戲要玩。這個遊戲很重要,因為它為我們的去中心化未來的大規模採用奠定了基礎。
如果以太坊處於領先地位,領先多少?這篇文章的目的是使用一個量化模型,通過不同的使用量維度對 Layer1 智能合約平台進行權衡和打分。按照使用量,我看了以下幾個方面。
- Dapp 活躍度(50% 的權重):Dapp 總數、每日活躍用戶數和合約數,通過終端用戶的互動來顯示當前的使用情況;
- 開發者的活躍度(25% 的權重):顯示未來的潛在用途,因為該空間仍然是新的;
- 交易次數(15% 的權重):按 24 小時交易活動顯示原始使用量;
- 市值(10% 的權重):基於原生 Token 需求顯示興趣。
5 大智能合約平台
如果你對評分方法感興趣,下面列出。每個平台都獲得了一個從 0 到 100 的指數分數。要想達到 100,平台需要在每個維度上都有最高分。下面是得分結果。

雖然以太坊處於領先位置並不令人意外,但領先的程度卻令人驚訝。該協議多年的先發優勢和網絡效讓它建立起了令人矚目的領先優勢,得分是第二名平台 EOS 的兩倍多。這告訴我,以太坊要想被超越,需要大量的時間,以至於可以給它足夠的時間來推出以太坊 2.0 。
其他競爭者在哪裡?
Polkadot 、 Cosmos 、 Solana 雖然這些都沒有在名單裡面,但是我把它們列入了我的分析中,因為現在給它們打分簡直太早了。儘管我到處尋找,但我找不到任何關於 Dapp 數量、每日活躍 Dapp 用戶和合約數的可靠資訊。如果我使用這些維度的中位數得分,Polkadot 、 Solana 和 Cosmos 會連續排在第 4 、 5 和 6 位。
Cardano
Cardano 在夏天推出了 Shelley 主網,在 Goguen 今年晚些時候推出之前,他們無法運行智能合約。他們的主網上運行的交易極少,Dapp 活動也是 0,那麼他們怎麼會在榜單上排名第三呢?因為我給了開發者活躍度 25% 的權重,而 Cardano 在這個類別中的活躍度最高,所以該平台的得分達到了所有平台的水平,在總分上爭奪一個遙遙領先的第三名。
Klaytn
大多數人都會想到以太坊、 EOS,然後 TRON 是 Dapps 的領先協議。但 Klaytn 是誰,這個平台的得分怎麼會和更知名的 TRON 一樣呢?首先,這兩個平台的分數相同,都是 15 分,比以太坊低了近 6 倍。但 Klaytn 的日活躍 Dapp 用戶數量龐大(22300 人),與以太坊非常接近。 Klaytn 是韓國 Kakao 公司創建的平台,在該協議上運行著大批量的聊天應用和加密貨幣交易所應用。
五大平台在每個維度的表現
Dapp 活動(50% 權重)
對 Dapp 活躍度的看法
- 在我看來,Dapp 活躍度是最重要的指標,這也是為什麼我給它 50% 的權重(Dapp 數量 25%,日活躍用戶 15%,合約數量 10%)。
- 以太坊在 Dapps 活躍度總數上具有絕對的領先優勢,加權得分大概是第二名 EOS 的 2.5 倍。
- EOS 每個 App 的日活躍用戶數非常高,說明用戶粘性很高。
- Dapp 的活躍度指標很難得到– 大部分資訊來自 Stateofthedapps 和 Dappradar 。然而,在我分析的大約 29 個協議中,我只能找到其中 11 個協議的可靠 Dapp 資訊。
- 隨著我們在 Cosmos 、 Polkadot 、 Cardano 和 Solana 等新興平台上獲得更多可靠的 Dapp 指標,它們顯然會以更高的指數得分上升。
開發者的活躍度 (25% 權重)

對開發者活躍度的看法
- 我給予開發活躍度的權重僅次於 Dapp 活躍度 (25%),因為在這個仍處於早期階段的競爭中,這是一個很好的未來平台使用的領先指標。
- 有趣的是,Cardano 的開發者活躍度最高,考慮到它是在夏天上線的,而且沒有 Dfinity 、 Polkadot 和 Cosmos 等項目那麼高的知名度。
- 前五名是最近才推出的知名協議。這些平台是否會在前 5 名的排名中取代 TRON 、 EOS 和 Klayton 等競爭對手,這將是有趣的。
交易次數 (15% 的權重)

關於交易量的看法
總的來說,我不是這個指標的忠實粉絲,因為交易次數會受到區塊時間的影響,雖然它是一個很好的衡量標準,但往往不是很直接的比較,所以我只給它 15% 的權重。
大部分數據來自 Blocktivity.info 。由於他們沒有我所需評估的所有協議的數據,我用 Coin metrics 社區 API 的資訊進行了補充。
雖然 Blocktivity 強調的是 Operations,但我堅持使用交易數,因為這是 Coinmetrics 跟踪的唯一指標,我需要在不同數據源之間進行比較。
市值 (10% 權重)
對市值的看法
- 雖然我不認為市值與平台活躍度有很大的關聯性,但憑藉原生 Token 需求,它確實表明了人們對平台的興趣。這就是為什麼我只給它 10% 的權重。
- 雖然最近才推出他們的主網,但 Polkadot 的市值是僅次於以太坊的第 2 高,這預示著未來的潛在增長。
- 與 Cardano 類似;它在夏天推出,並且沒有任何我所知道的實時 Dapps,但他們的 Token 價格使其成為市值第三高的協議。
評分方法和數據來源
任何模型,都會根據權重有一定程度的主觀性。我的模型更強調協議上的 Dapp 活動數量,因為在我看來,一個智能合約平台需要證明社區關心它的一般計算能力。如果他們只是想傳輸 Token,有很多 Layer1 協議只關注這個。
讓我們來看看每個維度及其各自的權重。

(以上內容獲合作夥伴 火星財經 授權節錄及轉載,原文鏈接 | 作者:Chad Hahn | 翻譯:李翰博)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意見,不代表區塊客觀點和立場,所有內容及觀點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應自行決策與交易,對投資者交易形成的直接間接損失作者及區塊客將不承擔任何責任。
免責聲明:本文只為提供市場訊息,所有內容及觀點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不代表區塊客觀點和立場。投資者應自行決策與交易,對投資者交易形成的直接或間接損失,作者及區塊客將不承擔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