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許和大多數人猜測的不一樣,2020 年數位貨幣領域市值增長最快的,並不是在美國流行手機支付應用 Cash App 大熱的比特幣,也不是受益於 DeFi(去中心金融)技術應用落地而快速發展的以太坊,而是美元穩定幣 Tether(USDT) 。
2020 年迄今,數位貨幣總市值規模增長 106.74% ,前五大數位貨幣中,市值增幅最快的是 Tether,年初至今規模增長近 3 倍,成為全球第 3 大市值加密貨幣,估值約 160 億美金。
或許是因為,Tether 在波動的市場中做好了「穩定」的生意。
來自衍生品和新興市場的強勁需求
Tether 是一種錨定美元的數位貨幣。 Tether 是 Bitfinex 為解決數位貨幣交易的穩定匯率問題而創造的,從第一天起就在交易市場中扮演著極為重要的角色。根據 Chainalysis 的數據,數位貨幣交易是 USDT 的主要需求,近半年 97.9% 新鑄的 USDT 是從 Tether 官方帳戶直接轉入交易所的。
相較於不同類型交易平台,近期 USDT 資金流入衍生品交易平台的增幅最高,過去 7 日對比 180 日均值增長率為 248% 。
2020 年隨著對沖基金及金融機構的介入,衍生品的的需求越來越大。在數位貨幣交易市場中,最流行的產品是「反向掉期合約」(比特幣本位的衍生品),這個歷史淵源來自於 Tether 被市場接受之前,比如衍生品平台 BitMEX 的產品類的「反向衍生品」。隨著新興衍生品交易平台(如 FTX,Binance Futures)的興起,他們推出各類「USDT 計價的衍生品」,並且獲得零售交易者的認可。無論是交易平台、做市商還是交易者,都會需要大量的 USDT 獲得敞口。
TheBlock 的比特幣衍生品頭寸數據顯示,USDT 本位的比特幣永續掉期持倉量在 Binance Futures 平台年初至今增長約 300% ,而著名的反向衍生品交易平台 BitMEX 的總頭寸年初至今下降近 38% , USDT 的衍生品市場正在變得越來越蓬勃。
數位貨幣的重度用戶來自於新興市場,通常很多來自東歐、非洲、南美及東亞,全球數位貨幣普及率排名前三國家為烏克蘭,俄羅斯和委內瑞拉。
由於 2020 年帶來的諸多不確定性,據 Google Trends 數據顯示,近一年全球市場對 Tether 的關注度增長了 2 倍,離岸金融的需求急速上升。
從 USDT 持有流動性的數據看出,穩定幣 Tether 的使用行為近 50 億美金被歸類於非流動的,也佔大部分,除了用於市場交易外也被市場認為是價值存儲標的。
多鏈發行降低成本
隨著 Omni 協議的老化,目前大部分上鏈的 Tether 都在以太坊網絡中,近年來還有越來越多的其他競爭公鏈(如波場、 EOS 、 Algorand 等)及 Layer2 擴容網絡(OMG)上發行 USDT 。
上圖顯示在美聯儲擴大自己的信貸規模之後,比特幣的價格也出現了很明顯的上漲,從圖形走勢來看,幾乎和黃金、美股方向上是一致的。
我們通過具體計算得出的比特幣和黃金、標普 500 指數的相關係數都有力地印證了這一點。
Tether 的 CTO(Paolo Ardoino)表示,USDT 遷移至 OMG 網絡會降低成本減緩以太坊網絡擁堵。
Tether 在 2020 年 1 月還在 blockstream 打造的側鏈 liquid 發行了 1500 萬美金的隱私穩定幣,監測工具無法監控其交易細節。
目前有越來越多的區塊鏈及協議在支持 USDT ,除了以太坊及波場是承載最大 Tether 的公鏈外,還有很多協議也在發行穩定幣,如 BCH 的 Simple Ledger(SLP),穩定幣生態正在變得越來越多樣化,滿足不同的細分需求。
市場競爭與合規
除 USDT 外,目前常見的競爭穩定幣中規模最大就是 USDC,還有數位貨幣超額抵押的去中心穩定幣 Dai 。目前競爭類穩定幣佔 USDT 流通市值約 32% ,且逐漸上升,雖然未與 Tether 構成直接競爭但是穩定幣領域的參與者正越來越多元化。
雖然穩定幣的生意越做越大,但面臨最大的挑戰是合規性及跨國的監管。 2017 年的「天堂文件」及駭客攻擊事件後,USDT 一直被看作是系統性風險的最後一根稻草。 2019 年紐約州檢方將其母公司 IFinex Inc 及 Bitfinex 告上法庭,2020 年 9 月紐約總檢察長辦公室繼續對 Ifinex 用 Tether 彌補 Bitfinex 在 2019 年虧損的 8.5 億美金一事進行深入調查。由此可見,穩定幣如今雖已發展為區塊鏈行業的基石,但也面臨著諸多挑戰。
(以上內容獲合作夥伴 火星財經 授權節錄及轉載,原文鏈接 | 作者:LongHash)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意見,不代表區塊客觀點和立場,所有內容及觀點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應自行決策與交易,對投資者交易形成的直接間接損失作者及區塊客將不承擔任何責任。
免責聲明:本文只為提供市場訊息,所有內容及觀點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不代表區塊客觀點和立場。投資者應自行決策與交易,對投資者交易形成的直接或間接損失,作者及區塊客將不承擔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