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幣近來湧入不少機構資金,價格一路從 11,000 衝上 13,500 美元,可以把上漲原因歸類為「全球貨幣寬鬆」、「機構購入」與「PayPal 採用」,這三大主因彼此也互相作用以促成不少的機構買盤進入比特幣市場,從 Coinbase pro 交易所快速成長的交易量便可得知交易市場早已出現質變,一反去年亞洲市場是比特幣最大交易市場,今年下半年反而由歐美用戶主導。

為什麼歐美用戶突然對比特幣這麼感興趣了?受到全球貨幣寬鬆政策影響,不論是美國、歐洲,還是亞洲國家都在拼命撒錢刺激經濟,大多採取回購國家債券來釋放資金,藉此引導現金流至貨幣市場,另外利率政策也持續維持低檔,兩者均讓市場充斥著借款成本低廉的熱錢,企業與個人的借款成本創下歷史新低,開始下一波的全球低利時代。

然而根據長期研究,政府或央行採取寬鬆政策並不會讓產生通貨膨脹,真正產生影響的是「政府刺激與紓困方案」,從今年四月開始,美國政府開始對失業勞工補貼驚人的每週 600 至 1,000 美元,讓社會大眾直接拿到現金才是促成通膨的主要原因,貨幣寬鬆政策最多只是降低企業借貸成本與膨脹資產價格,對於一般消費的影響並不大。

由於美國政府開始對大眾亂撒錢,使得投資人對美金的信心快速下降,敏銳的機構投資人從今年七月便開始分批買入比特幣,現在才進場大多是歐美散戶或是較大型的法人,有趣的是他們只買比特幣,不碰其他主流加密貨幣,像是以太、萊特或是比特幣現金,至於其他加密幣自然不在選項之內。

到了十月,PayPal 宣佈整合加密貨幣,更讓機構投資人認同比特幣的價值,為其提供了穩定的買盤,確立比特幣相對於美金有對抗通膨的作用,定位類似於黃金,但波動與潛力都比黃金更大,使得越來越多投資機構已經接納比特幣作為潛在投資標的。

近期歐洲央行 ECB 也宣示擴大貨幣寬鬆政策,更直接呼籲歐盟政府要加碼政府支出,等同於叫政府繼續撒錢給社會大眾,進一步加深全球投資人對於手上法幣價值的不信任程度,比特幣也因此投資機構眼中的避險資產,開始加碼買進比特幣。

只要全球政府繼續加速撒錢鼓勵民眾消費,考慮到政府寬鬆政策所造成的通膨效應通常都是數年之後才會產生負面效應,我們認為比特幣長期而言仍然看漲。

A. 10 月 26 日 JP Morgan 投資報告:比特幣長期看漲

上週 JP Morgan 給投資人的報告中表明他們研究機構認為比特幣長期價格趨勢將會持續上升,原因是它將更加接近數位黃金的地位,並以黃金 ETF 的價值作為估價基準,認為未來十年比特幣將有數倍的漲幅。

不只如此,報告還認為比特幣遠比黃金更有可用性,不用背著沉重的黃金進行交易,只需要在鏈上轉帳即可完成大額交易,一反 2017 年他們 CEO 認為比特幣是騙局的態度。

B. 10 月 27 日 鏈上出現 11 億美元巨額比特幣轉帳,總數量達 88,829 BTC

大約九個小時前鏈上出現一筆驚人的交易,共 88,829 BTC 從加密幣託管機構 Xapo 轉出到匿名錢包,由於 Xapo 大多是接受機構或大戶的加密幣託管,因此這麼大筆的轉帳立刻引起了不少人的擔憂。

過去在 Xapo 轉出的加密幣最後大多都在市場中被拋售,但這次金額實在龐大,持有者短期內應該還不會賣掉它,至少目前那筆錢還沒進交易所錢包。

C. 10 月 29 日 對槓 PayPal,Coinbase 將推加密金融卡(Debit Card)

PayPal 整合加密幣支付後,對加密幣產業帶來不小的壓力,雖然對外可以普及大眾對加密幣的認知,但吃掉市場的人仍然是 PayPal,反而壓縮原有加密幣業者的空間。

對此 Coinbase 展開佈局,第一步是打算去年在海外發行的 Debit 金融卡放回美國市場,未來 Coinbase 使用者可以用這張卡當成信用卡支付,另外 Coinbase 為每筆消費提供 4% Stellar 回饋或是 1% BTC 回饋,目的是要搶線下支付的使用場景,跟 PayPal 擅長的線上支付場景做出區隔。

wBTC 將比特幣整合進 DeFi 生態系

當比特幣成為焦點,幣圈有個缺點是資金會一窩蜂地跑去當紅項目,昔日風光的 DeFi 加密幣價格也因此快速下跌,因為資金都從 DeFi 跑到比特幣身上了,使得 UNI 、YFI 與 COMP 這些指標性 DeFi 代幣都出現不少的跌幅。

但事情不會因此結束,DeFi 產業持續嘗試把停泊資金最多的比特幣引進自己的生態圈,其中最受到注目的就是推出一段時間的 wBTC ,他的原因是投資人將自己的 BTC 質押在 wBTC 官方錢包中再產生 ERC-20 標準的 wBTC ,每一枚 wBTC 背後都有對應的 BTC 提供價值儲藏。

這些 ERC-20 標準的比特幣相容於 DeFi 平台,可以拿去鎖倉進行流動性挖礦,賺取額外收益,過去持有比特幣除了價差之外,是無法隨著時間有任何收益的,這個創新等同是把 BTC 的資金價值引入 DeFi 生態圈,為 BTC 價格提供另一個支撐來源。

未來 DeFi 產品將會善用比特幣的流動性以提供更多樣的產品,目前高達 11.7 萬枚 BTC 已經被轉換成 wBTC 進入資金池顯現趨勢已然成形,更讓 wBTC 躍上市值第 18 大的產品,然而也有一個缺點,這個轉變沒辦法帶來太多的獲利機會,因為上漲的仍然是比特幣本身的價格,並不會擴及到任何 DeFi 代幣。

從另一個角度去思考的話,wBTC 所提供的龐大資金仍然能為流動性挖礦平台本身輸入豐沛的資金流量,有助於新 DeFi 產品的推廣與報酬。

但可想而知,當 wBTC 把傳統比特幣投資人帶入以太坊,昔日擁擠的以太坊網路可能又會重演一個月前的擁縮潮,手續費很可能又會暴漲,礦工看到了這個可能性,近來也積極更新舊有設備,準備再次賺翻手續費收入,從以太坊網路算力持續創下新高便能略知一二。

總結來說,比特幣已經獲得大額機構資金進入,DeFi 正將比特幣資金引入 DeFi 生態圈,許多人都在等待下一款熱門 DeFi 產品出現,而以太坊礦工也持續汰換設備以提升算力,所有人都在為下一次波動作準備,端看比特幣是不是真的能獲得更多機構資金青睞。

上週回顧👉🏻👉🏻👉🏻【MICA RESEARCH】PayPal 整合加密貨幣功能把全球焦點帶回比特幣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意見,不代表區塊客觀點和立場,所有內容及觀點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應自行決策與交易,對投資者交易形成的直接間接損失作者及區塊客將不承擔任何責任。

MICA Research 的內容已同步於 Substack 發布,不想錯過第一手消息,請點擊這裡前往訂閱,周報以及每天的市場發現即會透過 Email 傳送給您。


熱門市場動態與新聞傳送門:

區塊客致力於發掘和整理各種與區塊鏈技術有關的內容,只要與區塊鏈或區塊客網站有關的合作和/或建議,我們都非常歡迎。請您發電郵至 [email protected] 與我們聯繫。

MICA  

MICA為區塊鏈團隊和投資者提供一站式諮詢顧問服務,包括區塊鏈應用、技術架構和募資策略建議等,並同時提供市場狀況及行業趨勢等報告,讓客戶可以快速掌握最新產業動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