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刊於 2021.01.12 蘋果日報專欄 #decentralizehk

1.「比特幣剛升破四萬美元才叫人買,你是出來害人的嗎?」

冤枉。雖說不上很早,但我是 2017 年開始推介比特幣和區塊鏈的,當時三千多美元。即使是最近一次明確建議 《每天花一百元買比特幣》時,也還是一萬多不到兩萬美元。

不是比特幣創新高我才叫人買,而是 FOMO 和 Facebook 算法令你現在才看到我。

2.「就算不是出來害人,低位時沒買,現在這麼貴怎買得下手呀?」

抱著這種心態的人,即使在 2017 年,一樣會覺得三百美元沒買,三千多美元時買不下手。甚至就算是在三百美元時就接觸到比特幣,都會覺得錯過了三十美元所以不買。

其實即使是今天,比特幣才剛 12 週年,以資產類別來說歷史還很短,剛進入機構和大眾視野而已。

誰都知道理性應該無視掉「沉沒成本」(Sunk Cost),同理,也不要被「Sunk Opportunity」影響你對未來的決策。

3.「那跌了你會賠嗎?」

絕對不會,但會告訴你怎麼辦,請看 今天入場買比特幣,如果明天就大跌怎麼辦》。切,升了你會分給我嗎?

又,主張「Cash is King」的,美元對比特幣一個月跌了 50%,會賠嗎?

4.「是大戶炒高了讓散戶接貨吧?」

well,這就不知道了。不過就算是,我也是散戶那方。

5.「好吧,買多少?」

持續每天買,定額買,見 《每天花一百元買比特幣》。一百不必是美元,可以是港元、台幣甚至日圓,總之,金額要少到跌了也不影響生活,不覺得痛的程度就對了。

6.「何時是入貨好時機?」

今天,別自以為有本事捕捉時機了。也別想要看懂後就去買,實情是,不買的話你永遠看不懂。

7.「好吧,怎麼買?」

平衡各種考慮,推薦新手使用在美國、新加坡等地註冊,支持法定貨幣支付的交易所,比如 BlockFi(可設定自動每天定額美元買入)、LiquidKraken

不是外國月亮比較圓,而是外國月亮不受本地政府監管。

8.「註冊帳號後還要提供護照 Selfie?我的資訊和資產安全嗎?」

很多交易所都會告訴你:絕對安全!但我不會。風險不算高,但並非零,而這恰恰是需要慎選交易所註冊地的原因。

不妨理解身份認證的原因:註冊密碼貨幣交易所等同開離岸銀行戶口,全球政府都要求金融機構核實客戶身分,他們沒選擇。

9.「要匯款才能買,怎那麼麻煩?」

確實麻煩。但認清傳統銀行體系有多麻煩,就是開始意會區塊鏈革命性的開始。為了避免麻煩而不做,你將永遠自困在舒適圈,aka 鳥籠。留在鳥籠,確實比較方便。

總而言之,論麻煩,遠不及賣方的十分之一吧!

10.「匯款到外地要去分行嗎?手續費多少?」

視乎你用甚麼銀行,哪種層級戶口,是否有設定網銀;可能要跑分行,也可能不用,可能免費,也可能要兩百大元。冤有頭債有主,嫌麻煩的話怨銀行,不是我。

10.「匯款到密碼貨幣交易所,推薦哪家銀行?」

沒推薦,但請避免使用日常使用的銀行匯出匯入,避免按揭(抵押)的銀行,避免那家「香港人的銀行」,你懂的。

香港屬於開放金融體系(暫時,稍後不好說),慎選銀行不是走資,更絕非違法,而是君子不立危牆之下。

11.「開帳號了,認證身份了,匯款了,買了,那幾時賣?」

都說別妄想捕捉價格,每天買,長期持有,直至基本因素有變。

12.「什麼是基本因素?」

你的生活不成問題。比特幣的機制和密碼學算法牢不可破。各國政府量化寬鬆。

13.「我還有其他問題,可以問誰?」

Telegram 公海 decentralizehk


# doc root:ckxpress.com/bitcoin-faq/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意見,不代表區塊客觀點和立場,所有內容及觀點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應自行決策與交易,對投資者交易形成的直接間接損失作者及區塊客將不承擔任何責任。


熱門市場動態與新聞傳送門:

區塊客致力於發掘和整理各種與區塊鏈技術有關的內容,只要與區塊鏈或區塊客網站有關的合作和/或建議,我們都非常歡迎。請您發電郵至 [email protected] 與我們聯繫。

高重建  

地球人,信仰自由多元,左而不膠,人文爲體,科技為用。長年創業者,讚賞公民基金會創辦人。香港中文大學計算機工程學士、副修社會學、政治及行政。文章見於明報、公民媒體及個人博客 ckxpress.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