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kerDAO 成立於 2014 年,是構建在以太坊網絡的智能合約系統,提供第一個去中心化穩定幣 DAI。MakerDAO 是建立在以太坊上的去中心化衍生金融體系,它採用了雙幣模式,一種為穩定幣 DAI,另一種為權益代幣和管理型代幣 MKR。DAI 於 2017 年 12 月主網上線。通過雙幣機制,MakerDAO 使得整個去中心化的質押貸款體系得以運轉。
MakerDao 生態中有兩種代幣,分別是 DAI 和 MKR。
- DAI,DAI 由加密資產及真實資產抵押發行,1 DAI = 1 美元,是目前最大的去中心化穩定幣,市值超過 10 億美元。
- MKR,生態中的治理代幣,持有 MKR 可以參與投票、發起提案等。
下文將帶您一探究竟 10 個有關 MakerDAO、DAI 以及 MKR 的冷知識:
1. MakerDAO 一開始準備在比特股上啟動
在 2014 年以太坊出現之前,MakerDAO 的創始人是比特股社區的活躍成員,探索在 BitShares 平台上推出穩定幣 DAI。但後來發現比特股網絡不夠支撐一個複雜的金融系統,滿足靈活強健的治理和風險管理,而選擇了以太坊平台。
2. DAI 比以太坊還早問世
DAI 最早的雛形誕生於 2015 年 3 月,這個時間點比以太坊測試網的正式發布還要早兩個月。創始人 Rune 在 Reddit 上與以太坊社區的成員包括 Vitalik Buterin 分享了協議的設計、合約代碼以及測試前端。
3. DAI 命名前有幾個其它版本
MakerDAO 成立時,懂中文的創始人 Rune 決定用一個中文名稱來命名 Maker 的穩定幣。第一個想法是 JIAO,意味著「交換」,北宋的交子也是世界上最早紙幣,但是很快 JIAO 就被放棄了,因為不言而喻的聯想。最終,名字鎖定為 DAI,意味著借貸。
DAI 足夠簡短只有 3 個字母,而且加密貨幣概念的最早提出者也叫「Wei Dai」。「DAI」在斯拉夫語中的意思是「給予」,在許多亞洲語言中,「DAI」的含義也是與金融息息相關。
4. Maker 社區是以太坊 DAO 分叉的早期支持者
在 2016 年 7 月的 DAO 攻擊事件發生後,MakerDAO 和 DigixDAO 社區發表聯合聲明,支持受到攻擊的網絡硬分叉為今天的以太坊。
5. DAI 最初錨定的是「特別提款權」而非「美元」
在最初的設計中,DAI 的價格並非錨定美元,而是嘗試錨定特別提款權(SDR),但後來設計者逐漸認識到與世界貨幣美元相比,SDR 的波動更大,並沒有成為廣為使用的標準,於是選擇錨定美元,沿用至今。
6. Maker 開發了以太坊上最早的 DEX
以太坊上最早的 DEX 是什麼?答案是 OasisDEX,這是一個早於 EtherDelta 的去中心化交易協議,完全鏈上撮合結算,並成為 Uniswap、dYdX 等平台的早期流動性來源。
7. Maker 開發了最廣為使用的 WETH
目前大家廣為使用的 ERC20 格式的 ETH -> WETH (Wrapped ETH),來自於 Maker 的開發團隊。
8. Maker 晦澀難懂的代碼是刻意為之!
很多研究 Maker 協議的開發者往往驚訝於其複雜幾乎晦澀的術語。實際上,這一複雜性是有意為之。變量名不同的字母長度以及詞性,嚴格清晰對應著不同的方程和模塊。
9. Maker 是首個經過「形式化驗證」的去中心化協議
代碼的形式化驗證通常是針對工程系統中最關鍵的軟件,比如被應用於航空航天工程中,保證關鍵安全功能的準確性。由於區塊鏈的高風險和不可篡改的性質,在初始部署後無法輕鬆修改軟體漏洞,形式化驗證智能合約已成為以太坊生態系統中的標準。
2018 年 9 月,Maker 協議成為首個通過形式化驗證的去中心化協議。
10. Maker 已連續 5 年每週舉行公開治理會議
(以上內容獲合作夥伴 火星財經 授權節錄及轉載,原文鏈接 | 作者:MakerDAO)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意見,不代表區塊客觀點和立場,所有內容及觀點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應自行決策與交易,對投資者交易形成的直接間接損失作者及區塊客將不承擔任何責任。
熱門市場動態與新聞傳送門:
區塊客致力於發掘和整理各種與區塊鏈技術有關的內容,只要與區塊鏈或區塊客網站有關的合作和/或建議,我們都非常歡迎。請您發電郵至 [email protected] 與我們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