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 Glassnode 的分析, 2021 年初以來主要交易所和網站登錄與註冊的比率顯示,交易活動的增加主要是來自那些已擁有帳戶的投資者,而不是新加入的投資者。
Glassnode 聯合創始人 Jan 和 Yann 撰寫的加密貨幣市場情報 Uncharted 描述了當前活躍的市場參與者類型,尤其是他們對市場週期的影響,他們還認為,現在考慮加密貨幣市場和宏觀經濟的相關性非常重要。
以下為 Uncharted 第 5 期原文:
在下圖,您可以看到主要交易所和網關登錄與註冊的比率(藍色曲線)。最近幾週,該比率已進入與 2019 年大部分牛市時期相同的區間。這意味著自 2021 年初以來,交易活動的增加主要是來自已經擁有帳戶的投資者,而不是新加入的投資者。
網站總訪問量與登錄次數之比可以得出相同的結果。下圖藍色曲線的下降趨勢表明,這些交易所網站上的活動更多是交易,而不是瀏覽。
短期持有人持有的供應量增加(最近一次在 155 天內移動的供應量)與期貨交易量的增加相吻合。
有趣的是,在關鍵價格水平期間,各交易所的平均登錄時間持續時間也急劇增加。由「調整後的 SOPR」表示的許多獲利區域似乎與平均交易時間延長的區域保持一致。
我們回到系統中存在的槓桿量。
在這一牛市中,期貨交易量與現貨交易量的比例似乎總體呈上升趨勢,但是,將其保持在合理的有限範圍內很重要。槓桿期貨風險敞口增加和現貨需求疲軟會導致系統更加脆弱和過熱。
正如幣安最近在推特上指出的那樣,交易員正在使用的槓桿率是瘋狂的。這意味著,我們需要密切關注融資利率,因為做空的吸引力將會增加。正融資利率越高,多頭支付給空頭的金額就越多。
目前,融資利率似乎既是詛咒,也是靈藥。
它們在上升過程中產生摩擦,但同時也導致價格上漲速度變緩且更具可持續性。
價差還表明,隨著升水進一步擴大,預計不久的期貨價格會更高。
為了能夠進一步了解當前市場,我們返回分析從長期持有者到短期持有者的流動性。這樣,我們可以更好地了解推動短期價格行為的機制和實體。
有趣的是,在一月份的最後一個高峰,賣出壓力來自較長期的持幣者,特別是來自 3 到 7 年的舊地址,這意味著長期持幣者正在獲利,更重要的是,他們賣出的供應被轉移到了短期持幣者。
對於最近的峰值(5.8 萬美元),「ASOL」表示賣出者的平均年齡要低得多,這證明了供應來自較年輕的實體。
上圖高亮處顯示的舊供應的銷毀創造了下圖高亮處顯示的新供應。
因此,自 1 月份達到頂峰以來,短期供應量的 40%現在由活躍在一周至一個月之間的實體持有,這使該投資者群體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了解短期到中期的價格走勢。
我們還可以看到,由於新實體的大幅飆升,短期持有者的數量有所增加。
因此,如下所示,第一次主要的供應轉移已經發生,如第一個紅色箭頭所示。顯然,在一月份的第一個高峰之後,轉移率已經放慢了(第二個紅色箭頭)
現在,監督坡度變得很重要,坡度表明了這種供給的轉移速率,並且表明了過去的牛市頂峰。
從結構的角度來看,我們可以通過高流動性,流動性和非流動性的成分來剖析「實體調整後的可實現市值」指標的百分比構成,從而看到短期持有者的影響。「已實現的市值」根據當前移動的比特幣最新價格為我們提供了網絡的市值。
這是一項重要措施,因為它可以表明短期持有人進行的相對權重交易在整個網絡價值中的相對權重。
當我們將目前週期與 2017 或 2018 年進行比較時,我們首次達到了高流動性供應的 30%峰值。
還需要注意的重要一點是,我們預見到供應量從流動性到高度流動性的增加速度正在上升到全球最高峰(黑色箭頭)。
從上面的圖中,兩件事變得十分清晰。首先是自從 2011 年以來就出現了牛市高流動性供應增加的趨勢,第二是供應的流動性不足造成了強大的支撐位。
儘管當我們接近頂部時,供應的高流動性很重要,但供應的流動性運動確定了本地或全球的頂部。
為了強調這一點,我們通過下面被流動性和高流動性供應離散化調整後的 SOPR 指標。
因此,現在讓我們將上述所有元素組合在一起,形成一個全面的視圖。
短期持幣者(尤其是一周至一個月之間的持幣者)變得非常重要,並且代表了高流動性供應的很大一部分。另一方面,長期持幣者(尤其是 1-2 年)主要提供了供應的流動性。將這兩個因素結合在一起,就可以在該制度下發揮作用。
我們還提到了「已實現市值」的重要性,因為它定義了不同市場參與者擁有的成本基礎,尤其強調了他們對價格變化的敏感性。
為了獲得全面的宏觀圖景,我們可以將所有這些元素組合成一個稱為「RHODL」的指標,該指標是按「已實現的市值」。當我們進入周期的過度延伸時(當圖表下方的紅色區域時),這給了我們指示。
當您比較最後兩個牛市開始時的結構模式時,似乎有重複的類似模式。
我們相信,在 2013 年和 2017 年之間我們將看到一個結合,這意味著我們會在 2013 年達到本地頂峰,然後在 2021 年底至 2022 年初將達到為全球頂峰。對於「可實現 HODL 比率」,我們還沒有處於關鍵的紅色區域,但我們顯然正在像 2013 年一樣加速發展。
「我們尚未在結構上過度擴張」這一觀點得到了「長期持幣人 SOPR」的進一步支持,這表明我們處於與 2017 年第二個高峰相似的水平,並且我們正在接近本地最高峰。
話雖如此,但潛在的回調不太可能像 2018 年那樣糟糕。
昨天,我們看到了三年多來第二大的每日供應鎖定,這再次證明,從長遠來看,許多新來者都將加入其中,最終的供應短缺迫在眉睫。
當然,我們上面的論點並沒有考慮到像重大股市崩盤這樣的黑天鵝事件。
自 2020 年 3 月全球金融崩盤以來,關於比特幣作為資產類別發生了根本性的轉變。
比特幣和股票之間的日內相關性在結構上已經發生了變化,這歸因於新型投資者類別的進入。自 2021 年初以來,相關性再次上升,這提醒我們,比特幣不再處於孤立的泡沫中,而是受到外界力量的影響。
從 30 天股票相關性來看,很明顯,我們將回到 2020 年的相關性水平。
Glassnode 最後表示,對於感興趣的人,他們將在另一份報告中深入探討這些宏觀效果。
(以上內容獲合作夥伴 火星財經 授權節錄及轉載,原文鏈接 | 作者:比推)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意見,不代表區塊客觀點和立場,所有內容及觀點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應自行決策與交易,對投資者交易形成的直接間接損失作者及區塊客將不承擔任何責任。
免責聲明:本文只為提供市場訊息,所有內容及觀點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不代表區塊客觀點和立場。投資者應自行決策與交易,對投資者交易形成的直接或間接損失,作者及區塊客將不承擔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