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太坊富有遠見的共同創辦人 Vitalik Buterin 日前在一場研討會上,提到在以太坊 2.0 開發進程中所面臨的現況和障礙,一番言論引人深思。
Vitalik Buterin 上周出席「StartmeupHK Festival 2021」金融科技虛擬論壇時表示,他發現,以太坊項目發展最大的問題並不在於技術,而應歸咎於「人」,亦即團隊間的溝通合作方式。
他坦承,當初開發以太坊所花費的時間比預期更久,原本估計大約 3 個月即可完成以太坊區塊鏈的構建,沒想到最後卻花了 18 個月才大功告成。雖然有了當年的前車之鑑,但畢竟以太坊 2.0 任務艱巨,開發過程之久依然超乎想象。 Vitalik Buterin 表示,
我們以為完成權益證明(PoS)需要一年時間,但實際上需要六年時間。如果你正在做一件很複雜的事情,即便自己有心理準備會耗時良久,但實際上可能還需要花費更多的時間。
Vitalik Buterin 補充說,以太坊發展到今天已歷時 5 年,期間內部團隊也曾發生多次衝突,他說:
我發現我們的項目其中一個最大的問題,並不是技術問題,而是跟人有關的問題。
Vitalik Buterin 表示,當 Rollup 和分片相結合時,以太坊 2.0 將能夠擁有大規模企業級應用所期望的可擴展性。然而,最新的發展藍圖預估,這可能要等到 2022 年底才有可能會實現。
根據以太坊基金會官方說法,當前的以太坊主網跟信標鏈權益證明系統將在 2021 年底、 2022 年初進行「合併」,同時提到:
最初,我們是打算在進行「合併」之前先處理分片鏈,以解決可擴展性的問題。然而,隨著第二層擴容解決方案的蓬勃發展,我們已將優先事項放在合併上,希望能盡快從工作量證明(Pow)過渡到權益證明(PoS)。
因此,以太坊 「Phase 1」可能要到 2022 年稍晚才會實施,屆時將會增加分片存儲,DApp 可以利用分片存儲獲得每秒處理 10 萬筆交易的性能提升。
Vitalik Buterin 表示,當前版本的以太坊很大程度上已成為「自身成功的受害者」,需求激增也伴隨著交易費用的高漲,讓許多普通用戶難以負擔。
提到「以太坊 2.0」,Vitalik Buterin 直言,團隊不常使用這個綽號,因為他們想強調「這並不是拋棄現有的以太坊平台,然後創建一個全新的平台。這是一組更多元、漸進式的技術變革。」
上個月,研究分析師 Carl Beekhuizen 在以太坊基金會官網上發表文章指,合併完成後,以太坊的能源消耗至少能減少 99.95% 。
免責聲明:本文只為提供市場訊息,所有內容及觀點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不代表區塊客觀點和立場。投資者應自行決策與交易,對投資者交易形成的直接或間接損失,作者及區塊客將不承擔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