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幣題材近期快速退燒中,市場流動性正變得越來越淺,交易量已不像上半年那麼瘋狂,上週比特幣價格從 35,000 美元滑落至 32,000 美元,持續陷入僵局,然而上週四時 Bitfinex 空單在短時間內從 1,000 BTC 竄升至 8,000 BTC,隨後比特幣便從 35,000 美元下跌至 32,000 美元,驗證了這波放空的準確性,而週五時放空部位已經高達 11,000 美元。
Bitfinex 交易所的期貨交易市場向來具有令人意外的指標性,如果往回看,這家交易所的期貨市場的空軍數次成功預告了市場下跌,準確度可說是非常高,已經成為是幣圈必須參考的多空指標。但你一定會好奇如果要看交易量的話,幣安、 OKEx 、 Bitmex 、 FTX 或是火幣的期貨交易量更大,應該更有預測能力,為什麼卻說 Bitfinex 交易所準確度更高?
很大的原因是這間交易所夠老牌,也是許多礦場、早期玩家與投資大戶的愛用交易所品牌,更是 USDT 最大的流動性提供者,目前在 Bitfinex 交易的用戶多半是老手與機構操盤手,他們手中具備大量的籌碼,對市場有不小的影響力,而他們又很愛使用 Bitfinex 期貨避險,因此成了市場的風向球之一。
另一個衡量市場熱度的指標是交易手續費,目前比特幣手續費已經從數個月前的高峰每筆 60 美元掉到剩下 4 美元新低,鏈上交易熱度遠不如先前熱門程度;以太幣手續費也同樣降低許多,但受惠於 DeFi 市場出現 Shibaswap 吸引許多玩家前去嚐鮮賺取第一波報酬,目前每筆交易手續費平均還維持在 6 美元,但比起先前高峰 70 美元也暴跌數倍,這幾個指標均暗示市場熱度大幅下降,資金正在逐步撤出加密貨幣市場。
走跌的原因並不複雜,大眾對於比特幣題材已經過了一波高峰,也開始對相關投資題材感到厭倦,從交易所的動作便能清楚地看出來比特幣熱度正在下跌,如果細數比特幣可用的討論題材,例如價值儲藏、抗通膨、電子貨幣、 ESG 、馬斯克推文、以及共同基金與 ETF,除了共同基金及 ETF 還沒正式上場之外,其他題材都已經炒過一遍,要再用類似的理由刺激市場相當困難,現在加密幣市場已經陷入題材疲乏的窘態。
現在交易所都在推 DeFi 、 NFT 等產品,透過新的玩法吸引用戶來維持成長,朝向更多元的業務角度發展,因為光靠比特幣沒有辦法維持足夠的成長,背後的原因是比特幣已經沒有那麼有趣了,現在加密幣亟需新的應用題材來刺激市場。
但這不是壞事,當越來越多人熟悉數位貨幣之後,應用範圍也會從投機工具轉變成真正的數位應用與服務,業界消息都指向加密貨幣普及的速度遠比我們想像的還快太多,已經有越來越多民眾願意使用或是探索加密貨幣的用途,看準這波商機,企業紛紛加速將加密貨幣商品化。
A. 7 月 5 日 分散比特幣風險:GrayScale 正在佈局更多元的加密資產投資
GrayScale 上個月一口氣於推特公佈了 13 種潛在投資標的,對外表示他們正在尋求更多元的加密貨幣投資佈局,新公開的名單多是 DeFi 生態中的加密幣項目,上週末 GrayScale 便宣布增加持有 Cardano(ADA)至總資產的 4.26%,成為僅次比特幣與以太幣的第三大投資項目。
近期許多基金項目都開始探索比特幣以外的投資項目,有些較傳統的基金只增加投資以太幣,更激進的主動基金則押注 DeFi 生態中的加密幣,近期這一塊的確發展得非常迅速,加上比特幣話題逐漸退燒,避險基金的投資目標於是轉移到了其他加密資產,DeFi 與主鏈幣是這波資金轉移的最大受益者。
雖然目前比特幣還是大宗,但隨著機構開始分散投資目標,資金出現轉移潮,DeFi 主流項目有望成為新一波資金轉移下的受益者,市場生態正在悄悄地改變當中。
B. 7 月 6 日 NBC 新聞:比特幣挖礦廢熱正在污染紐約塞內卡湖,引起居民抗議
近期比特幣的環保爭議越演越烈,傳統媒體也針對這項議題做了不少文章,上週傳出的一些消息恐怕對比特幣的環境觀感加深不少負面印象,NBC 報導紐約州的「塞內卡湖」居民投訴,甚至到政府機構抗議,表示比特幣礦場正在污染湖泊,這間礦場由 Atlas Holdings 持有,並委託 Greenidge Generation 營運。
Greenidge Generation 是一家專門的加密幣挖礦公司,就是他在塞內卡湖建立自己的電廠替客戶代為挖礦獲利,雖然它聲稱自己使用乾淨能源進行發電,但該礦場卻是以天然氣作為發電來源,除了採用非再生能源之外,礦機排出的廢熱也導致湖水溫度上升,對於當地環境破壞很大,當地居民更形容這個礦場讓湖水都變熱了,紛紛對此發出抗議。
雖然該礦場公司聲稱營運均符合當地政府規範,但比特幣不環保的形象隨著傳統媒體播放只會更深植一般民眾心中,由於目前大多數的礦場均為私募基金持有,上市公司基於 ESG 責任無法投資或是營運任何比特幣礦場,比特幣不環保的風向已經非常難改變。
C. 7 月 8 日 Visa 估計 2021 年上半年加密幣相關消費高達 10 億美元
Visa 與許多加密貨幣公司合作發行連結帳戶的加密貨幣金融卡,消費者可以直接用加密幣刷卡消費,而 Visa CFO 在 CNBC 訪談中透露他們估計加密幣相關消費光是在 2021 年上半年就高達 10 億美元,而他們預期會有越來越多人使用加密幣進行支付,Visa 會在這一塊生態系統推出更多服務。
目前 Visa 與 Coinbase 、 Circle 與 BlockFi 合作,讓他們用戶可以持有 Visa 金融卡就能到一般商店消費,這一塊成長將會在未來幾年加速,根據另一家發卡組織 Mastercard 的研究,他們調查發現 93% 美國公司預計使用加密貨幣或是其他新興支付科技,另外 75% 千禧年世代的民眾願意使用加密貨幣。
10 億美元是相當驚人的金額,越來越多靠著加密幣致富或是小賺的民眾直接使用 Coinbase 發行的金融卡進行消費,省下轉回銀行的麻煩,加密幣交易所正在與支付組織合作打造一個黏著度更高的加密幣生態系,未來投資人錢進入交易所,可以直接享受到全面的金融服務,包含存款生息(CeFi)、借貸、支付到轉帳,加密貨幣正在以驚人的速度取代傳統金融當中。
跳脫投資工具,加密貨幣正快速「商品化」
如果你有在關注加密貨幣相關新聞,不難發現這個產業正分為兩塊,一塊是以傳統金融投資工具為雛形,將加密幣轉化為投資工具,例如交易所、信託、共同基金、 ETF 、期貨等工具提供給投資人賺取市場報酬之用,業者便從中收取交易手續費,是產業目前發展最興盛的部分。
另一個區塊則是將區塊鏈與加密貨幣用於支付、借貸等等的金融服務,但長久以來都發展得不好,因為缺少最重要的「用戶基礎」,網路世界最昂貴的支出除了技術人員的薪水之外,另一個就是行銷費用,區塊鏈公司資本通常不大,難以投入龐大的廣告支出來獲取足夠的用戶,因此以區塊鏈為基礎的支付及借貸服務很難發展出大規模的業務。
即使是全球 DeFi 玩家人數加總也只有幾萬人等級,完全比不上傳統金融機構單一家就有數百萬至數千萬用戶。但現在情況不同了,借助先前比特幣狂潮湧入的數千萬用戶,現在加密金融服務將有機會迅速發展,這也是為何 Coinbase 積極與 USDC 、 VIsa 以及 Mastercard 合作將加密貨幣商品化,推出存款、借貸、支付等服務。
用戶有了,就等著推出商品或服務賣給他們,展望加密貨幣的產業化未來,以太坊 2.0 將會成為類雲端運算企業,抵押以太幣在結點就會產生對應的利潤,而平台上的 DeFi 代幣則會提供投資人更多元的金融服務。
這些金融服務將會是交易所、穩定幣發行商與支付組織共構的「借貸」及「支付」服務,搭配上 NFT 交易應用,這些數位服務將借助加密貨幣的「擴張速度」迅速拓展到全球各國。
加密幣交易所與穩定幣的國界限制很小,不用像金融機構到當地申請執照、設立分行及僱用員工,只需透過網站導流便能取得用戶與營運網站,這使得他們有能力快速擴張到全球各個發展中國家,對此我們認為市場注意力遲早會從比特幣轉移至以太坊、 Coinbase 及 Circle 股票,他們描繪的數位生態藍圖值得期待。
這將為全球金融服務帶來更大的變革,越來越多國家的人更可能跳過本國貨幣,直接使用以太幣或穩定幣,並藉由加密幣金融卡消費,實現更真實的「普惠金融」。
上周回顧👉🏻👉🏻👉🏻 【MICA RESEARCH】BMC 發表比特幣挖礦能源報告,但馬斯克不買帳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意見,不代表區塊客觀點和立場,所有內容及觀點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應自行決策與交易,對投資者交易形成的直接間接損失作者及區塊客將不承擔任何責任。
MICA Research 的內容已同步於 Substack 發布,不想錯過第一手消息,請點擊這裡前往訂閱,周報以及每天的市場發現即會透過 Email 傳送給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