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時間回到 7 年前,有人送你價值 100 美元的比特幣,你會如何運用這筆「天降之財」呢?
《CNBC》報導,2014 年,當時還在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主修電腦科學的 Jeremy Rubin 就發起「MIT 比特幣實驗」,最終有 3,108 名學生報名參與這項實驗,加入條件只是填問卷、閱讀介紹說明,然後開設數位錢包,他們可以選擇兌現、用來消費購物或是繼續持有。
Jeremy Rubin 表示:「我們希望能促進比特幣在全世界流通,我們想推廣這項技術。」於是,憑藉校友和比特幣愛好者的 50 萬美元捐款,Jeremy Rubin 各別向這些同學每人發送價值 100 美元的比特幣,然後追蹤他們如何使用這些比特幣。要知道,當時一枚比特幣交易價格僅約 336 美元。
如今,當年只有 100 美元的比特幣現在市價已達 1.5 萬美元,換言之,若所有人都選擇把當年獲贈的比特幣保存至今,「MIT 比特幣計畫」所送出的比特幣總價值將較當年暴增 4,410 萬美元。
負責追蹤這項實驗的研究員、 Facebook 穩定幣項目 Diem 共同創辦人 Christian Catalini 就指出,可惜的是,在實驗開始後的兩周內,就有十分之一的參與者把比特幣拿去兌現了,直到 2017 年實驗結束時,已經有四分之一的人選擇兌現。
曾參與這項實驗的 Van Phu 現在是一名軟體工程師,同時也是加密貨幣經紀商 Floating Point Group 的共同創辦人,他坦言,當時幫十幾名同學開設數位錢包,還收取比特幣作為佣金。
然而,會賺錢不代表會守財,Van Phu 不久後便在一家名為 Thelonious Monkfish 的餐廳,吃了兩頓壽司晚餐就花費了 100 美元的比特幣。直到現在,Van Phu 仍然為此事感到懊悔和自責,但他並未透露當時還剩下多少比特幣。
目前在 Alameda Research 擔任量化交易員的 Sam Trabucco 也參加過這項實驗,他說,雖然這家餐廳現在已經更名,也不再接受比特幣支付,但他估計,自己認識的同學當中,就有一半的人把比特幣花在買壽司。
Sam Trabucco 說,當年他只是一名學生,雖然確實曾靠網路打撲克把比特幣持有量翻倍,但並沒有認真思考過這個項目的意義所在,對於年輕的他而言,只覺得「比特幣很酷」,但從不認為它會成為金融世界的未來。
但可以肯定的是,因為年輕時就擁有操作加密貨幣的經驗,這也降低了 Sam Trabucco 日後進入幣圈的門檻,他目前經營的量化交易公司 Alameda Research 管理著超過 10 億美元的數位資產,每天交易額高達 100 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