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說,單是過往各種密碼貨幣專案贈送的幣,就夠我吃好幾年,你能不能答應不要揍死我?因為,那是事實。
這是所謂的「空投」,airdrop 。區塊鏈產業牽涉很多新概念,命名往往是貼合傳統生活上的概念,比如挖礦(mining)、油價(gas fee)等,因此也把這種向陌生人大灑金錢的手法稱為空投,典故是二戰時以運輸機由空中投下食物等補給品給士兵和難民等。
很多人誤會空投只是如香港的幣少爺般,在深水埗某大廈的天台投下鈔票,旨在吸引途人注意和媒體報導,炒作一番;但其實,區塊鏈的空投大有學問,執行得宜的話,不只有收到空投的人大賺一筆,專案本身也能因此擴大用戶量,鞏固社群,加強持份者之間的互動,做到各方多贏。
以下我以幾個親身參與的實例,解釋幾種空投的邏輯。無可避免夾帶小量術語,但不懂技術無阻理解。
Osmosis
Osmosis 是首個基於 Cosmos 的無大台(去中心化)交易所,讓用戶自由兌換各種 Cosmos 生態幣。
Osmosis 不靠風險投資,甚至也沒有眾籌,只是以精幹的團隊寫出 MVP(「最小可用產品」)推出社群,同步把原生通證 OSMO 空投給 ATOM 的持有人,即 Cosmos Hub 的所有持份者,一下子激活了整個生態。
OSMO 的空投很有創意,滲入遊戲元素,讓 ATOM 持有人先得到 5 分之 1 的空投金額,再透過完成另外 4 項簡單任務,一方面參與進 Osmosis 的生態,一方面領取餘下的 5 分之 4 金額。
不止如此,為讓空投更公平(用「公義」會更精準),因此個別用戶 OSMO 空投數目並非單純跟 ATOM 的持分成正比,而是取其平方根,拉近貧富懸殊,再乘上有否把 ATOM 委託出去(可以理解為有否盡投票的「區塊鏈公民責任」)的加權因子。 Osmosis 團隊還很有心思地以一個 f 字首,為次空投起了個我沒法翻譯的新名字:fairdrop 。
透過乾淨利落的產品和一次過接觸大部分潛在用戶群的 fairdrop,Osmosis 推出還不到三個月,OSMO 市值已經晉身百大,超過 10 億美元,對應 ATOM 90 多億美元市值,粗略換算,平均每持有 10 美元等值 ATOM,可得 1 美元以上 OSMO 空投。
Uniswap
同樣是無大台交易所,基於以太坊,鎖倉、交易額、功能等各方面都冠絕同儕,現市值 130 億美元,排名 13 。
然而,以上介紹的是今天的情況,2018 年底推出的時候,誰能預料?但還是有一班人,比較願意冒險——其實也沒有多冒險——在服務還不成熟,發展還不明朗的時期,就一頭栽進去試用,主動的更會反映意見,甚至提交修正。
也因此,當推出近兩年的 Uniswap 取得巨大成功,在 2020 年下旬發行 UNI 通證時,撥出 15% 配額空投給首 22 月的用戶,除了給用過一次或以上的每個錢包劃一 400 UNI,另外再給更多 UNI 提供過流動性的用戶(只需要理解是進階功能即可)。 UNI 當前幣價 26 美元,即每個錢包至少空投 10,000 美元,還沒考慮,一個用戶使用多個錢包相當普遍。
關於 UNI 空投,有段小插曲。我在前年推廣 Argent 錢包和穩定幣,自掏腰包給安裝者每人 1 美元穩定幣 USDC,製造了幾百用戶,當中有一位,用這 1 美元試這試那,後來得到 Uniswap 和另一個項目 PoolTogether 的空投。前陣子我們在 #decentralizehk 電報公海聊起,說他把那 1 美元翻了 1000 倍,他笑說:「點只?」(台:怎會只有那麼少)。現在算一下,才知道我少算了一個數量級。
如此大手筆的空投,絕對不是亂來。這批早期用戶,是一個產品最珍貴的資產,尤其是,區塊鏈產品的核心就是社群;尤其是,當你的產品沒有推廣預算、沒賣廣告、沒有迎新禮遇,來的人,不只有貨真價實的目標用戶,往往也向其他人介紹,是產品最真心的推廣大使。讓這批早期參與者成為產品的持份者,產生的價值遠遠超過付出的空投。
待續
關於空投,例子還有很多,下周回來,除了再介紹一兩個案例,我還會為大家整理一個未來的空投列表,讓大家不會錯過這種區塊鏈獨有的多贏好康。
# doc root:https://ckxpress.com/airdrop/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意見,不代表區塊客觀點和立場,所有內容及觀點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應自行決策與交易,對投資者交易形成的直接間接損失作者及區塊客將不承擔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