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過去 3 個月內,以太坊第二層(Layer 2)擴容解決方案 Polygon 的活躍地址激增超過 330% 。
今年可說是各個 Layer 2 解決方案的豐收年,正當這一領域實現巨大增長之際,其中有個協議竟宣稱在每日活躍地址方面,首次「短暫超越」自身的底層網絡—— 以太坊。
根據 Polygon 共同創辦人 Mihailo Bjelic 的說法,該協議的每日活躍地址數量在 9 月 27 日這天首次超越以太坊,Polygon 的每日活躍地址達 350,998 個,反觀以太坊則有 326,254 個。
Another huge milestone for @0xPolygon! 🔥
We eclipsed Ethereum L1 in daily active addresses for the first time!
This is just the beginning. We are working round the clock to improve our tech, strengthen our ecosystem and increase adoption.
Let's bring the world to Ethereum! 💫 pic.twitter.com/K4sAF1y3LT
— Mihailo Bjelic (@MihailoBjelic) September 29, 2021
然而, Mihailo Bjelic 所出示的數據其實只是「接收交易的活躍地址(Receive Count)」,並不包含「發送交易的活躍地址(Send Count)」。
更精確來說,根據 Polygonscan 的數據, 9 月 27 日這天,Polygon 在「接收交易的活躍地址」(350,998 個)方面,確實超越了以太坊(326,254 個),但數據總要看全面,實際上,當天由「接收交易」、「發送交易」加總的活躍地址,Polygon 達 423,586 個,仍然不敵以太坊的 448,752 個。
因此,Mihailo Bjelic 宣稱「Polygon 活躍用戶數超越以太坊」的說詞,在區塊客看來,似乎有點斷章取義。
但從上圖兩者對比後可見,Polygon 每日活躍地址的大幅增長趨勢毋庸置疑。據統計,過去 3 個月內,Polygon 上的活躍地址數量激增 330%,而在同一時期,以太坊的活躍地址數量則下降了 12% 。
根據 Polygonscan 的數據,Polygon 在 9 月 29 日的總交易次數達 570 萬筆,而以太坊則為 110 萬筆,這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歸因於以太坊的高額費用。
DeFiLlama 資料顯示,Polygon 上所有協議的總鎖定價值(TVL)達 48.1 億美元,最鼎盛時期更在今年 6 月中旬創下歷史高點 105.4 億美元。目前,該網絡上最受歡迎的協議是閃貸平台 Aave,總鎖定價值(TVL)達 17.7 億美元,佔總數的 37% 。
今年 5 月,科技富豪 Mark Cuban 宣布在他的投資組合中增持 Polygon 在名人光環的加持之下,Polygon 隨後也獲得了大量幣民的支持。根據 CoinGecko 的數據,Polygon 原生代幣 MATIC 過去一年上漲超過 5,000%,發稿時報達到 1.12 美元。
最近幾天,以太坊交易費用再次飆升,進而導致 Layer 2 協議的活動激增,目前已有不少 DeFi 流動性挖礦項目相繼支援 Polygon 網絡。根據 Bitinfocharts 的數據,以太坊網絡目前的平均交易費用約為 23 美元,但若是更複雜的交易,例如 DEX 代幣交換或智能合約交互,GAS 費用可能會高達 66 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