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區塊鏈項目 LikeCoin 於今年 8 月完成重大升級,對實踐「去中心化出版」邁進重要一步。
「數位內容身份證」的 ISCN
這個來自香港的區塊鏈團隊,過去數年致力研發內容出版的生態根基,希望實踐 「去中心化出版」(DePub)的願景。
今次升級的最大核心內容,是完成 DePub 中尤為關鍵的拼圖 —— 俗稱「數位內容身份證」的 ISCN(International Standard Content Number),而ISCN 將隨著升級成為 LikeCoin 的原生鏈上功能。
在升級完成的同時,團隊宣佈率先將 《賽博空間獨立宣言》註冊 ISCN,成為 LikeChain上 第一篇擁有「索引號」的創世內容。
該宣言由「電子前哨基金會」(Electronic Frontier Foundation)創辦人 John Perry Barlow 於 1996 年在瑞士世界經濟論壇發表,闡述了一個宏大主張:透過賽博空間(Cyberspace)建立無國界、無歧視的平等空間。宣言提倡,任何人都能有低門檻和平等的渠道表達自己信念,跟 LikeCoin 的初衷十分吻合。
「出版」為何成為 LikeCoin 的重心?
「NFT」過去兩年紅遍全球,刷新很多人對「擁有」藝術品的理解。文字、照片、藝術創作開始在區塊鏈的大門前探頭探腦,一些涉及儲存技術的詞彙,如 IPFS、Arweave 等亦逐漸為人所知。當區塊鏈不僅發行代幣,「出版」作為一種底層技術也就變得關鍵。
無論任何形式的內容,包括線上和線下,只要希望被投放在公眾眼前,便需經歷三大流程:發行、上架、和存取。
想象一位文壇新秀,剛寫完處女作並希望發表。他首先需要尋找出版社編輯,待對方認可文章質素後同意量產,這是「發行」;其後,出版社需遊說書店展示在店面,這是「上架」,最後人們來到書店翻閱,這是「存取」。
當然,你也可以選擇「去中心化」但吃力的做法:印成傳單拿上街派。
而 LikeCoin 的終極任務,便是攻克書店和出版社,將這三個流程去中心化,建立專注出版作用的生態鏈:透過「無須授權參與」特性(Permissionless Participation),讓任何人都能發行作品、透過「恆久的內容編碼」(Immutable Content Registry)實現「上架」,以及透過「去中心化存取」(Integrated with Decentralized Storage)讓作品永遠能被存取。
同時 ,LikeCoin 技術容許作者將內容「凍結」,在鑄成 NFT 之前保留它們的「元數據」(metadata),作為發表和保存內容之間的緩衝。
ISCN 生成的號碼,作用近似於實體書本背後的國際索書號(ISBN),不同的是,ISCN 除了涵蓋文字,亦能涵蓋歌曲、圖像和影片等內容。ISCN 的緣起,將賦予區塊鏈內容生態更多可能性,像是建基於鏈上的內容搜尋引擎、圖書館、電影院、CD 店,甚至新聞平台,ISCN 將為這些願景提供可靠的基礎。
LikeCoin 創辦人高重建深信,LikeCoin 將釋放公眾在賽博空間的創造力,帶來更多可能性,他表示,
這種無需核准的模式,是無大台機制的核心原則,放諸金融,帶來的是 DeFi;放諸內容,帶來的將是 DePub,無大台出版。
編者按:「無大台」意指,任何人不能要求他人服从自己,真正實現人人平等。
最後,LikeCoin 團隊表示,隨著 Cosmos 生態日漸成熟,LikeCoin 社群正在通過 IBC 的跨鏈協議,上 DEX 在即,也正密切安排相關的空投活動。
(以上內容由 LikeCoin 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