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灰度官網
編譯:鏈捕手 Richard Lee
介紹
Solana 作為新一代網路平台,它的結構是一個以公開交易的區塊鏈為基礎的加密網絡。 Solana 的開源軟體網絡將全球分散各地的電腦協調成一個完全統一、由用戶擁有並操作的雲端平台。 Solana 支持在單層區塊鏈上進行的高速、低成本交易,從而減少了對(其他網絡通常需要的)額外的擴展解決方案的需求。
SOL 是 Solana 網絡的原生代幣,代表生態系統中的一部分所有權。 SOL 代幣用於:(1)支持去中心化應用程式(DAPP);(2)付款;(3)支付網絡運行費用;(4)通過質押 SOL 提供網絡安全保障;以及(5)促進網絡治理。
Solana 的解決方案
Solana 網絡旨在為開發者提供一個高性能的 Web 3.0 雲端平台,在第 1 層區塊鏈級別提供可擴展性。它的解決方案旨在從政治和地理的角度,優化速度、網絡成本和去中心化程度,從而消除以太坊第 2 層解決方案的複雜性。具體而言,這些特徵可量化為:
•速度:每出一個區塊 400 毫秒。
•成本:每筆交易花費 0.000005 SOL(約合 0.001 美元)。
•去中心化程度:全球共計 2242 個節點。
Solana 通過一種具有八種核心創新的特殊結構化方式,以及對技術上不同讓步方案的優化,來實現這一級別的性能。這些讓步包括相對較低的去中心化程度(與類似以太坊這樣的網絡相比)—— 這在某種程度上允許了網絡中斷的發生,如 2021 年 9 月 14 日的 DDOS 攻擊讓 Solana 的全部功能被迫下線約 24 小時。即便如此,Solana 仍在吸引著青睞這種網絡設計的用戶。 Solana 正在通過幾個方面,擴大 Web 3.0 區塊鏈雲端運算的市場規模:
- 新用戶:在過去,有一批對價格敏感的用戶沒有得到很好的鏈上服務體驗,Solana 現在使這些用戶能夠訪問現有的加密應用程式,如去中心化金融(DeFi)、 NFT 和其他 Web 3.0 DAPP 。
- 使用率提高:Solana 通過降低交易成本、提高交易速度,允許用戶更頻繁地使用 Web 3.0 應用程式。
- 新應用:Solana 促使新的應用誕生,或讓原有的 DAPP 成為主流應用。
技術趨勢通常以「週期」的形式出現,Solana 對 Web3.0 雲端運算市場的影響,與 Web2.0 時代加速了整體網路使用的運算平台創新類似:
- 大型機到個人電腦:在大型機時代,電腦通常體積龐大且價格昂貴,限制了某些大學的學術研究人員使用電腦。個人電腦(PC)的出現改變了這一局面,PC 降低了成本,並向新一波的消費者開放。 Solana 相對更低的交易費用如今也產生了類似的影響。
- 從本地到雲端:在內部部署時代,機構必須購買、管理服務器和其他電腦基礎設施,才能使用軟體功能。向雲端運算的轉向減輕了這一負擔,解決方式是減輕本地託管的流程負擔,同時提高應用程式的靈活性。 Solana 今天也有類似的作用,它為開發人員提供了一個強大到足以運行 Web 3.0 DAPP 的平台,同時消除了第 2 層擴展解決方案的複雜性。
- 從桌面到行動:在桌面時代,主要的應用程式通常是為固定的電腦平台設計,這類平台所能承載的應用程式也很有限。行動技術的發展帶來了轉變,它為開發者提供了一個實時的運算平台,由此也激發了新應用的開發(比如 Uber)。類比到 Solana,它提高了 Web 3.0 雲端運算的可擴展性,並為開發者提供了設計 DAPP 的新的基礎設施媒介。
Web 3.0 雲端運算市場對於 Solana 、以太坊等網絡來說,是一個巨大且快速增長的機會。包括 AWS 、 Google Cloud 、 Microsoft Azure 、阿里雲和騰訊雲在內的多家 Web 2.0 雲端提供商,通過滿足不同類型的客戶需求都取得了成功。 Web 3.0 雲端市場也在走類似的道路,以太坊和 Solana 正在成為這一領域的領先競爭者。
實際應用
Solana 雲端經濟在過去一年中快速增長,生態系統的總價值已超過 1100 億美元。這一生態系統由 Solana 網絡(SOL)和發行在網絡上的數位資產組成,SOL 社群對其擁有管轄權。其中包括數位業務(智能合約 DAPP)、美元穩定幣等資產,以及 Solana 網絡上的數位商品和藝術(如 NFT 等)。以下是對這些類別價值分佈的概述:
- Solana Network(SOL)以 730 億美元占據了 Solana 生態經濟的大部分市值(65%)。
- Solana 網絡上的數位業務(DAPPs)約占生態總價值的三分之一,達 350 億美元。
- Solana 經濟體中流通的美元穩定幣為 40 億美元,約佔經濟總量的 3% 。
- 基於 Solana 的數位商品和藝術(NFT)價值 10 億美元,約佔經濟總量的 1% 。
Solana 成功地建立了一個龐大且快速增長的用戶社群。最流行的 Solana 錢包—— Phantom 的每月活躍用戶數(MAUs)從 2021 年 8 月的 2 萬增長到今年 10 月的 120 萬。將 Phantom 與最受歡迎的以太坊錢包 Metamask 相比,Solana 的用戶增長速度大致與 2020 年 10 月時以太坊的水平相當。
自 Solana 網絡推出以來,開發者對它的興趣在過去一年急劇上漲。開源開發者的關注程度是衡量 Web3.0 雲端網絡的一個關鍵指標,因為正是這些建設者創建了應用生態系統,最終將用戶吸引到相應的區塊鏈網絡。為此,Solana 黑客松活動繼續吸引越來越多的開發者報名並提交項目,推動了 dApp 生態的進一步增長。
Solana 主要是用於開發 DAPP 的智能合約平台或稱通用的加密雲端平台。自 Solana 網絡上線以來,Solana 社群在短時間內建立了一個有著超過 500 個去中心化應用的大型生態系統。 Solana 在 DeFi 、 Web 3.0 和 NFTs 領域的 DAPP 項目包括:
- DeFi:應用包括開放式訂單簿交易所、自動化做市商、借貸平台、資產管理軟體和支付應用。
- Web 3.0:Solana 域名服務、數據隱私 Web 瀏覽器和鏈下數據預言機。
- NFTs:使用場景包括 NFT 鑄造平台、交易市場、遊戲、音樂串流媒體、社交媒體和去中心化自治組織(DAO)。
Solana DeFi 協議中的總鎖倉價值(TVL)在過去一年中有所上升,在所有加密項目的 TVL 總值中佔比接近 6% 。這一成功主要源自用戶對 Solana 的興趣越發濃厚,應用程式數量不斷增加,SOL 代幣價格的表現強勁,以及發行在 Solana 網絡的美元穩定幣(約 40 億美元的穩定幣市值)數量不斷增加。
金融並不是 Solana 數位經濟中唯一增長的領域—— Solana 的消費類應用也在不斷湧現。近幾個月來,代表數位財產(如藝術品、消費品或其他資產)所有權的 NFT 應用也出現了增長。 Solana 上的 NFT 市值已經超過 10 億美元。 Solana NFT 的月銷售額已上升至約 2.5 億美元,獨立買家數也在過去三個月增加了大約 4 倍,達到約 6 萬個地址。
隨著用戶、應用程式和使用量的持續增長,Solana 網絡的收入在過去一年中有所增加。 Solana 用戶支付的交易費用(包括轉帳、運行智能合約程式、發行新資產和對有關網絡共識的提案投票)在今年 11 月達到 45 億美元,自年初以來增長了 100 倍以上。
根據 Solana 協議設定,免除一半的交易費用後,SOL 代幣的供應也會相應減少,而剩餘的 50% 交易費則被支付給網絡的運算基礎設施提供商(也即所謂的「驗證者」)—— 他們受到有關質押 SOL 代幣的激勵。由於手續費收入減少,而向質押者支付的手續費發揮了繼續持有代幣的激勵作用,這些經濟特性支撐起了 SOL 代幣的基礎價值模型,並使 SOL 代幣成為生產性資產。
由於 Solana「基於收入的供應減少機制」,SOL 未來的總供應量不得而知。雖然 SOL 的總供應量將因網絡收入的波動產生變化,但新代幣的發行速度已寫入 Solana 協議。
Solana 測試網於 2020 年 3 月上線,當時 SOL 的供應量為 5 億。在 2021 年 2 月,SOL 供應通貨膨脹速率從 0.1% 變為 8%(新的初始通膨率)。此後根據設定,8% 的初始通膨率將以年化 15% 的通縮速率不斷降低,直至達到 1.5% 的長期通膨率。截至 2021 年 11 月,SOL 的流通總量約為 5090 億枚,總通貨膨脹率約為 7.3%(估算)。
歷史
2017 年末,Solana 的創始人 Anatoly Yakovenko 有了該項目及技術要點的初步構想。 Solana 的內部測試網和官方白皮書於 2018 年初發布。 Solana Labs(Solana 的開發公司)在 2018 年至 2020 年初期間完成了一系列融資。 Solana 協議的主網測試版於 2020 年 3 月發布。
優勢
Solana 有幾個競爭優勢:
- 團隊: Solana 擁有一支強大的核心技術團隊,成員由高通、谷歌、 Dropbox 和蘋果的前員工組成。
- 技術: Solana 採用了一種新穎的技術方案,提供了較高的可擴展性和較低的交易成本,這與其他網絡有所不同。
- 社區: Solana 擁有強大而活躍的用戶、開發者、行業合作夥伴和投資者社群。
- 生態系統: Solana 已經建立了一個大型且快速增長的 DAPP 生態系統,新的用例也在湧現。
潛在風險
同時,Solana 也面臨著一些潛在風險(來自加密貨幣行業內的競爭對手,以及一些外部因素),包括:
- 競爭性網絡:其他具有智能合約功能的區塊鏈網絡,如以太坊、幣安智能鏈、 DFINITY 、 Avalanche 等。
- 經濟可持續性與估值:與以太坊等其他區塊鏈相比,Solana 網絡的費用收入仍然相對較低。除非新應用程式數量、網絡使用量或交易成本等幾個方面不斷提高,從而帶來交易費用的增長,否則根據目前的現金流價值,Solana 網絡的估值將得不到支撐。
- 中心化程度:如果某天一個或一組實體掌控了 SOL 供應的大部分份額,Solana 網絡可能會變得過於集中。 Solana 可能需要更多「專用」的設備來參與網絡運行,從而無法吸引大量用戶,這可能會有礙整個網絡的去中心化程度。
- 監管不確定性: Solana 可能面臨各種監管機構的審查,監管機構通常將數位資產視為「證券」來監管,截至目前只有比特幣和以太坊例外。
- 網絡安全: Solana 使用了幾種新的技術方案。 Solana 的共識機制使用的新技術尚未被廣泛使用,且可能無法發揮預期作用。網絡底層的加密部分可能存在缺陷,從而影響 Solana 網絡的功能或者讓網絡更易受到攻擊。此外,Solana 的經濟激勵機制如不能發揮預期作用,也將讓網絡變得不安全或運行效果欠佳。
總結
像 Solana 這樣的加密網絡是下一代網絡和雲端浪潮的平台。 Web3.0 去中心化應用提供了新的好處,消費者對它們的需求也愈發強烈。然而,目前許多領先的區塊鏈雲端運算平台使用速度慢、成本高,或者需要額外且複雜的擴展解決方案。這樣的局面限制了加密經濟中許多應用的大規模採用。
Solana 採取了一種獨特的技術方案,通過一種優化過的「讓步」方案,將「較高的可擴展性」置於優先級,讓 Solana 上的交易比其他許多網絡更快、更便宜。
Solana 獲得了大量且快速增長的活躍用戶社群、開發者社群和 DAPP 生態系統,這些都是支撐它快速增長的因素。 Web 2.0 雲端運算市場是一個年收入 3500 億美元和 4.6 兆美元市值的機會,Solana 已將自己定位為領先的 Web 3.0 挑戰者,並開始攻占市場份額。
(以上內容獲合作夥伴 火星財經 授權節錄及轉載,原文連結 | 出處:鏈捕手)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意見,不代表區塊客觀點和立場,所有內容及觀點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應自行決策與交易,對投資者交易形成的直接間接損失作者及區塊客將不承擔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