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加密貨幣公司先前持續請求當局改變稅務政策,以免這些政策將加密業者排擠出日本。然而,最近的政府政策公告顯示,他們的呼籲被置之不理。
日本執政聯盟稍早批准 2022 年度稅收計畫,繼續把上架的代幣列為須納稅的對象。只要代幣在活躍市場上架,發行方就算沒有賣出代幣,也要納稅。
舉例來說,若一個項目把一些代幣在交易所上架,在公司財庫中保留其他多數代幣,只要代幣的市場價格上漲,該公司就必須為其持有的代幣資產納稅。
如果核心團隊沒有足夠資金納稅,就會像早期階段的新創公司一樣,被迫向公開市場出售更多代幣。這對代幣價格以及項目的健全和計畫發展都是不利的。
稅務會計師柳澤憲治(Kenji Yanagisawa,音譯)表示:
代幣發行商適用的稅率為約 35%,如果發行業者空投代幣,發行方和接收者都須被課稅。現行稅收制度「至少一年內不會改變」。
日本的公司稅政策已經導致一些加密貨幣項目創辦人解散在日本的公司,遷往他國。區塊鏈和加密貨幣顧問公司 Gracone 的創辦人 Mai Fujimoto 就表示,就她所知,已有八個項目離開日本。
業者:日本對加密貨幣監管不明確、稅收過高
其中項目之一是 Astar Network,是 Sota Watanabe 創立的多鏈去中心化應用程式中心。他說,監管不明確和高稅收是日本的嚴重問題,因為代幣一旦在活躍市場上市,就會被課稅,但對「活躍市場」的定義又不夠明確。舉例來說,幣安很明顯就是活躍市場,但不清楚在去中心化交易所或低交易量交易所上架的稅收規定。
日本金融廳今年 7 月宣布成立去中心化金融研究小組,由學習院大學法學教授 Hideki Kanda 擔任主席,但多數員都是法律學者,只有 LayerX 技術長和 Sony 一名主管是業界人士。
Watanabe 去年 10 月在新加坡成立一家公司,今年則解散在日本的公司。他說,這耗費約 20 萬美元的法務和會計費用。他還研擬一套計畫,協助其他日本加密貨幣公司遷移到新加坡,同時計劃在新加坡發行代幣,並向日本政府提出回饋意見,表明在日本利用原生代幣進行 Web 3 項目「幾乎是不可能的」。
一些創業人士表示,日本欠缺促成國內區塊鏈產業的支撐性政策,是他們離開的另一個原因。
Ryodan Systems 公司執行長 Leona Hioki 曾經認為,日本可能會「像中國對待網路產業」那樣鼓勵本土加密貨幣產業,但「我的預期顯然錯誤」。他今年離開日本前往瑞士「加密谷」楚格(Zug),形容當地「既非極端避稅天堂,也非加密貨幣混亂叢林」,公司可用比特幣納稅。
目前在日本,加密投資者的所得屬於「雜項收入」,稅率依照個人收入而定,最高收入者的稅率可高達 55%;相較下,個人股票收益的稅率約 20% 。
加密貨幣交易所 BITPoint 社長 Genki Oda 表示:「日本稅務規定是瘋狂且錯誤的。」他說,如果當局讓加密貨幣的稅法比照股票,他估計會有 10 兆至 20 兆日圓(880 億至 1,750 億美元)重返日本加密貨幣市場。
對此,日本稅務官員曾表示,數位資產如今宛如處於「合法灰色地帶」,交易者愈來愈擅長利用加密貨幣投資來作為「避稅的手段」。
區塊客今年 10 月報導,日本稅務機關正加強稽查加密貨幣資產相關報稅紀錄,已發現數十人未依法報稅,逃漏稅金額合計高達 14 億日圓(約 1,260 萬美元),當中 Cardano(ADA)交易相關逃漏稅占了約 600 萬美元。
免責聲明:本文只為提供市場訊息,所有內容及觀點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不代表區塊客觀點和立場。投資者應自行決策與交易,對投資者交易形成的直接或間接損失,作者及區塊客將不承擔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