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區塊鏈核心開發人員的帶領之下,以太坊基金會宣布「ETH2」(以太坊 2.0)一詞將被淘汰,取而代之的是「共識層」(Consensus Layer),而「ETH1」也將改稱為「執行層」(Execution Layer)。
- ETH1 → 執行層
- ETH2 → 共識層
- 執行層 + 共識層 = 以太坊
以太坊基金會解釋稱,「ETH2」這個名稱的主要問題在於,它經常讓新用戶產生混淆,許多人都誤以為「ETH1 在前,ETH2 在後」、「一旦 ETH2 存在,ETH1 就會消失」。然而,這一切都不是事實,以太坊基金會因此希望能摒棄「ETH2」這個稱呼 ,以避免讓用戶陷入困惑。
換言之,這次正名反映了一個事實:所謂的「ETH2」、「以太坊 2.0」實際上是網絡升級,而不是一個全新的網絡。
以太坊基金會表示,「執行層」是所有智能合約和網絡規則所在的地方,而共識層則是確保所有對網絡做出貢獻的節點都符合規則,並懲罰那些違反規則的節點。以太坊基金會指出,在共識層準備好替換當前的挖礦系統之後,這兩層將合併為以太坊。

眾所周知,為了能讓區塊鏈的交易更快速、更便宜、耗能更少,以太坊目前正致力從「工作量證明」(PoW)共識機制逐步轉移到「權益證明」(PoS),也就是許多人所認知的「以太坊從 1.0 升級到 2.0」。
作為轉型過程的第一階段,基於 PoS 運行的信標鏈(Beacon Chain)已於 2020 年 12 月上線。
按照規劃,以太坊現有的「PoW 區塊鏈」,將會在今年第一季或第二季跟「PoS 信標鏈」進行合併、對接(The Merge),並預計在之後上線分片鏈(Shard Chains),如此一來,整個以太坊網絡升級才能算是真正「大功告成」,而「以太坊挖礦」也將正式走入歷史。
事實上,自去年夏季以來,以太坊開發人員便一直在避免使用「ETH2」這一術語,像是以太坊創辦人 Vitalik Buterin 早在去年 6 月就曾表示:
團隊不太使用這個名稱,因為他們想強調「這並不是拋棄現有的以太坊平台,然後創建一個全新的平台」。這是一組更多元、漸進式的技術變革。

這次正名之後,雖然以太坊在路線圖方面保持不變,用戶亦無需進行任何操作, 但以太坊基金會表示,品牌重塑將有助於避免詐騙:
不幸的是,惡意分子試圖使用「ETH2」的誤稱來欺騙用戶,誘導他們將手上的以太幣(ETH)換成(來歷不明的)「ETH2」代幣,甚至有用戶被「告知」,他們必須在以太坊 2.0 升級之前,以某種方式遷移手上的以太幣。
以太坊基金會指出,希望透過更名能夠根除這種騙局,並有助於使生態系統更安全。
免責聲明:本文只為提供市場訊息,所有內容及觀點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不代表區塊客觀點和立場。投資者應自行決策與交易,對投資者交易形成的直接或間接損失,作者及區塊客將不承擔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