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中國政府去年下令全面禁止加密貨幣挖礦,但禁令似乎成效不彰。根據劍橋另類金融中心(  CCAF )的研究,雖然來自中國的算力去年一度歸零,但僅維持了兩個月後,就又出現算力復甦的情況,意味著中國礦工又開始重新開機挖礦了。

根據劍橋比特幣能源消耗指數(CBECI)估計,截至今年 1 月為止,中國仍是「第二大挖礦國」,占全球挖礦產能約 21%,排名僅次於算力比重達 37.8% 的美國。

中國曾被譽為「全球最大挖礦國」,2019 年占全球挖礦產能超過 75%,之後遭逢政府打擊,多家礦場被關停,來自中國的算力佔比逐月下降,直到去年 7 月已經蕩然無存,跌至 0%,不過到了 9 月又再度飆升至 22.3%。

劍橋另類金融中心的報告指出,許多中國礦工可能沒把禁令放在眼裡:

他們很快就適應了新情況,繼續秘密經營礦場,同時利用境外代理服務來隱藏他們的踪跡,以轉移注意力和審查。

CBECI 項目負責人 Alexander Neumueller 表示:

我們的數據證實了業內人士的說法,即礦工仍在中國境內從事挖礦活動,雖然不如過往活躍,但中國似乎仍然占有全球大約五分之一的算力。

最新的 CBECI 數據還表明,「全球第三大挖礦國」哈薩克的算力份額略有下降,從去年 8 月的 18% 下降到今年 1 月的 13.2%;加拿大和俄羅斯則分別占 6.5% 和 4.7%。


熱門市場動態與新聞傳送門:

區塊客致力於發掘和整理各種與區塊鏈技術有關的內容,只要與區塊鏈或區塊客網站有關的合作和/或建議,我們都非常歡迎。請您發電郵至 [email protected] 與我們聯繫。

區塊妹 M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