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作者:藍狐筆記 |原文來源:mirror
web3 遊戲跨越鴻溝,本質是要實現外部性的收入,而且這個收入能夠支撐起整個遊戲的內部經濟運轉。它不再是通過後來進入用戶的投入來支撐更早進入用戶的收益。
不少小伙伴對 web3 遊戲很悲觀,認為無法擺脫龐氏經濟機制的引力,最終變成 GameFi,而不是 web3 遊戲。GameFi 和 web3 遊戲是兩個事情,GameFi 的重點是 Fi,是玩賺模式,導致玩家成為交易對手方,人人自危;而 Web3 遊戲首先是遊戲,然後才是跟 web3 結合的新時代遊戲。
那麼,web3 遊戲到底有沒有機會跨越鴻溝?從藍狐筆記的觀察角度,機會是有的。
1.Free to Play+Play To Own 的複合模式
目前 web2 遊戲不少是免費玩的模式,web3 遊戲如果一開始就是付費才能玩,會將大部分玩家擋在門外。即便有工會,玩賺模式會導致遊戲走向 GameFi。
早期的免費玩家,可以通過消耗更長的時間來獲得 NFT,從獲得一定的啟動資源。隨著投入時間的增加,可以獲得的 NFT 越來越多。這些 NFT 可以售出,最終成為付費玩家。
付費玩家則擁有更多的功能,比如有更大概率獲得更寶貴的 NFT,這些利於玩家在遊戲獲得一定的優勢。
只有玩家達到一定規模,遊戲的可玩性才會出來。
2. 可玩性
web3 遊戲早期可能達不到 web2 遊戲的級別,可以從相對較為休閒或較輕的遊戲開始入手。並不是所有好玩的遊戲都是 AAA 遊戲,一些休閒的創新性遊戲也能獲得大量的用戶。當然,這個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所以有創意的 web3 遊戲團隊永遠都是佔有優勢位置的。
3. 文化和社區
這一點需要向 NFT 社區學習。web3 遊戲上的角色、寶物 NFT 需要賦予一些文化和社區的屬性,讓它除了功能性價值之外,還有文化的屬性。它代表遊戲的精神和社區的文化靈魂。這會讓它獲得溢價。
4. 互操作性
這一點是 web3 遊戲獨有的部分。不同的遊戲之間,不僅 NFT 可以互通,還可以創新出遊戲玩法的互通。互操作性不僅會讓遊戲產生更多可能性,比如更有趣,更多想像力,而且也會延長游戲的生命週期,以增加遊戲的留存率。
5. 真正的消耗產生外部性收入
消耗的本質在於相當比例玩家的主要目標不再是通過遊戲來賺錢。一旦所有人陷入 Play To Own(玩賺)的模式,那麼,玩家就變成了市場的交易對手方。所有玩家本質上玩的是零和博弈的遊戲,因為所有人都期望比別人更快地以獲利的方式退出市場,這樣就是 GameFi 的博弈,而不是 web3 遊戲的樂趣。
web3 遊戲的消耗來自於免費玩家的時間付出和付費玩家的資金付出。雖然早期免費玩家沒有付費,但他們付出了時間,為遊戲的可玩性做出了貢獻。付費玩家通過付費,支撐了遊戲的開發和早期經濟機制的運行。付費玩家通過購買免費玩家的 NFT,提高了遊戲玩家的參與率。這些對於遊戲可玩性都是有貢獻的。
隨著玩家的投入(不管是免費還是付費),且遊戲本身是具有可玩性的,這種遊戲的吸引力會讓社區有歸屬感。只有在這個時候,真正的消耗才會發生。當用戶真正關心遊戲的時候,用戶購買會積極道具或裝備,購買角色等,不少用戶主要目的不再是為了賺取收入(部分用戶的主要目標還是賺取收入,這個可以理解,且也是合適的),那麼,真正的消耗就產生了。
當足夠規模的用戶(可以支撐整體經濟體系,此處需要具體計算用戶比例,不同遊戲會不一樣)以遊戲的娛樂為主,從而產生實質性消耗,這個消耗為遊戲內生態貢獻了價值。這樣不再是人人都是交易對手方的玩賺遊戲,而是真正的娛樂為主的消費。
未來五年會是 web3 遊戲蓬勃發展期
從 MAGIC 遊戲生態、Illuvium、Treeverse 最近的進展看,web3 遊戲從上個週期的概念,逐漸走向用戶採用的探索,這裡除了 GameFi 的經濟機制之外,更重要的遊戲本身的可玩性,這些可玩性結合經濟機制的優化,最終可能會誕生出原生的 web3 爆款遊戲。
至於原生的 web3 爆款遊戲是誰?還不知道,或許團隊正在構思,或者正在構建,或者已經在 Alpha 測試中……不管花落誰家,未來的幾年,web3 遊戲將會迎來爆發期。
風險警示:以上所有分析僅是對技術和市場的片面觀察,不一定對,請務必保持自己的判斷並做好風險控制。
(以上內容獲合作夥伴 MarsBit 授權節錄及轉載,原文連結 )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意見,不代表區塊客觀點和立場,所有內容及觀點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應自行決策與交易,對投資者交易形成的直接間接損失作者及區塊客將不承擔任何責任。
熱門市場動態與新聞傳送門:
區塊客致力於發掘和整理各種與區塊鏈技術有關的內容,只要與區塊鏈或區塊客網站有關的合作和/或建議,我們都非常歡迎。請您發電郵至 [email protected] 與我們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