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美國財政部首次對 DeFi 服務的危害分析,不遵守防制洗錢和恐怖主義融資規定的 DeFi 服務,構成了加密貨幣領域「當前最嚴重的非法金融風險」。
美國財政部在周四公布的風險評估中表示,偷竊者、詐騙者、勒索軟體網路罪犯和北韓人士正利用 DeFi 對犯罪所得進行洗錢。
根據調查結果,美國財政部建議評估防制洗錢規定以及反恐怖主義融資規則的「潛在加強空間」,理由是這些規定應該要能適用到 DeFi 服務。當局還建議,民間領域為下一步覺錯提供建言。
財政部負責恐怖主義與金融情報的副部長 Brian Nelson 在 4 月 6 日在一場由公認反洗錢師協會(ACAMS)主辦的網路直播活動上表示:「我們呼籲民間領域利用這項風險評估結果來制定自己的風險控管策略。」
這份 40 頁的報告警告說:
現在的 DeFi 服務通常不實行防制洗錢和反恐怖主義融資控管或其他機制來辨別客戶,這使得不法人士能輕易、即時、匿名地處理犯罪所得。
該報告提到幾個例子,顯示 DeFi 項目之所以奉行去中心化,主要目標之一就是宣稱不會遭到防制洗錢和打擊資恐等法規的控管。 報告指出:
當這些實體未能在合適的監管機構註冊,未能建立和維持足夠的防制洗錢和恐怖主義融資控管或不遵守制裁義務時,犯罪分子更有可能利用他們的服務,以規避美國和聯合國的制裁措施。
雖然這份評估報告的目的是要「辨明問題的範圍」,但報告建議,美國政府應強化防制洗錢、恐怖主義融資監管監督,並且考慮為民間領域提供關於 DeFi 服務進行合規檢查的額外指引。
這份評估進一步推動美國總統拜登在去年對加密貨幣頒布的行政命令中概述的工作,而 Brian Nelson 表示,這也是全球首例。目前, 包括歐盟在內的其他司法轄區也開始尋求解決與去中心化金融相關的洗錢風險。
Brian Nelson 指出, DeFi 項目背後沒有公司單位運作,開發團隊、出資人通常都保持一定程度的匿名性,不過他認為,在確定金融服務是否受《銀行保密法》(Bank Secrecy Act)涵蓋時,該服務去中心化與否,這一點並不重要。
他說,儘管許多 DeFi 項目都宣稱提供完全去中心化的服務,但實際上已經落入傳統金融活動的範圍。他說:
以某些角度而言,他們實際上只是「名義上的去中心化」。
「區塊鏈應用法律高峰論壇 2023」
由區塊客與奧果區塊顧問 Argoblocks 主辦、KryptoGO 共同主辦的年度產業論壇活動 —「區塊鏈應用法律高峰論壇 2023」— 將於 4 月 7 日盛大登場。區塊鏈應用法律高峰論壇為亞洲區塊鏈法律頂尖論壇品牌,每年蒐集業界最迫切的關鍵議題,邀請產官學代表進行討論,論壇旨在集合金融科技法規之法律從業者及產業人士,共同探討區塊鏈應用的適法性,期盼在科技發展之初,提供一個法律友善的創業發展環境予全球業者,進而落腳台灣,帶動科技法律新時代。
詳細請至: blockchainlegalforum.com/
早鳥門票現正開賣:bit.ly/3mgULzD
熱門市場動態與新聞傳送門:
區塊客致力於發掘和整理各種與區塊鏈技術有關的內容,只要與區塊鏈或區塊客網站有關的合作和/或建議,我們都非常歡迎。請您發電郵至 [email protected] 與我們聯繫。